尿素琼脂(PH7.2)/生化培养基,用于细菌脲酶检测
-
营养琼脂
WJ6425-1 | 见证书
-
柯氏尿素琼脂/用于细菌脲酶检测
HB4095-2 | 见证书
-
TTC营养琼脂/用于细菌总数测定
HB0127 | 见证书
-
TGY琼脂/用于细菌的培养
HB8837 | 见证书
-
M1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
HB8652 | 见证书
-
沙堡弱琼脂培养基/用于真菌检测
HB9306 | 见证书
-
尿素
BW1709-1g | HPLC≥99%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添加剂:每瓶需配套添加 11盒 HB4096 40%尿素水 使用。
成分(g/L):
尿素酶试验原理:
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尿素酶不是诱导酶,因为不论底物尿素是否存在,细菌均能合成此酶。其活性最适ph为7.0。
用法
称取本品 2.1g,加热搅拌溶解于 95ml 蒸馏水中,121 ℃高压灭菌 15 分钟,冷至 50-55 ℃,加入无菌的 40% 尿素水 5ml, 混匀,分装试管, 放成斜面,备用。
不同细菌在尿素琼脂(pH7.2)上的生长特征
尿素琼脂(pH7.2)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24小时。
尿素酶琼脂原理和使用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1. 普通变形杆菌(CMCC(B)49027)——尿素酶阳性对照
2.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尿素酶阴性对照[5]
2. 培养条件:36℃±1℃恒温培养24小时
3. 结果判定:肉眼观察颜色变化,需在1小时内完成判定[5]
2. 最终pH值必须严格控制在7.2±0.1范围内
3. 实验需与非尿素培养基同步进行阴性对照[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