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锆(Z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元素空心阴极灯/KY-2型/2针/适用仪器:安捷伦
锆(Z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元素空心阴极灯/KY-2型/2针/适用仪器:安捷伦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锆(Z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元素空心阴极灯/KY-2型/2针/适用仪器:安捷伦

NB-KY-2-Zr-AJL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个 {{goodObj.date}} 萘析精选 {{item.norm}} KY-2型 {{inventory}}
锆(Z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元素空心阴极灯/KY-2型/2针/适用仪器:安捷伦介绍:

锆(Z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元素空心阴极灯 KY-2型

产品概述

KY-2型锆(Zr)单元素空心阴极灯专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设计,适用于安捷伦等主流品牌仪器。该灯采用高纯度锆阴极材料,可发射高强度、低背景的锆特征光谱,满足精准痕量分析需求。

产品特点

  • 高效稳定:优化灯电流设计,平衡灵敏度与信噪比,确保长期稳定性[1][6]
  • 低噪声低漂移:预热后漂移≤0.003A/30min,噪声≤0.002A,提升检测精度
  • 长寿命设计:使用寿命达3000-5000mA·h,降低使用成本[6]
  • 快速响应:适配安捷伦仪器,支持自动识别功能,减少人为误差[7]

产品规格参数

参数指标
起辉电压<360V
稳定性(Cu灯)预热20min,漂移≤0.003A/30min
噪声(Cu灯)≤0.002A
使用寿命3000mA·h ~ 5000mA·h
接口类型2针标准接口

工作原理

通过低压气体辉光放电激发锆阴极原子,产生特征锐线光谱。阴极材料纯度>99.99%,确保光谱线宽窄、强度高,满足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要求[2][4]。

安装与使用方法

  1. 将灯插入仪器配套八脚四针灯座(阴极接1/5脚,阳极接3/7脚)[6]
  2. 首次使用前预热20分钟,待基线稳定后开始检测[1]
  3. 工作电流推荐范围:参照仪器推荐值,避免超过额定上限

注意事项

  • 禁止超过最大工作电流,防止灯管损坏[6]
  • 保持灯窗清洁,避免指纹污染影响透光率
  • 使用后需冷却至室温再移动,防止低熔点元素倒流[6]
  • 长期停用建议每月通电30分钟维护[6]

应用领域

  • 核工业:核燃料组件中锆合金成分分析[9]
  • 冶金检测:高温合金、特种钢中锆含量测定
  • 环境监测:水体和土壤中痕量锆元素分析
  • 电子材料:半导体级锆化合物纯度检测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锆(Z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元素空心阴极灯/KY-2型/2针/适用仪器:安捷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 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5337-2008《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适用范围 适用于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包括锆(Zr)等元素,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合空心阴极灯进行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空心阴极灯发射特征谱线,测量样品中锆原子蒸气对光的吸收强度,计算浓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 锆的检出限为0.05 μg/mL,定量限为0.15 μg/mL(依仪器性能及实验条件调整)。
质控样品要求 需包含空白样品、平行样、标准物质(浓度覆盖检测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应≤5%。
关键实验步骤 1. 仪器预热及空心阴极灯稳定;2. 标准曲线绘制;3. 样品前处理(消解或稀释);4. 吸光度测量;5. 数据校正与分析。
特别说明 需确保空心阴极灯与仪器匹配(如安捷伦型号),定期校准波长及光路系统,避免光谱干扰。
行业标准:JJG 694-200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JJG 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周期性检定,包括仪器波长精度、基线稳定性等性能验证。
核心检测方法 通过标准溶液(如锆标准物质)测试仪器波长误差、分辨率、检出限及重复性,确保仪器符合检测要求。
质控参数 波长误差≤±0.5 nm,基线漂移≤1%/30 min,RSD≤1.5%(重复性测试)。
特别说明 检定周期通常为1年,若更换关键部件(如空心阴极灯)需重新检定。
国家标准:GB/T 4470-20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空心阴极灯性能要求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470-202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空心阴极灯性能要求》
适用范围 规范空心阴极灯的性能指标,包括辐射强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关键指标 辐射强度需≥80%(相对标准灯),预热30分钟后稳定性≤2%,寿命≥5000 mA·h。
特别说明 使用前需检查灯电流与仪器兼容性,避免因电流不匹配导致信号漂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