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GBW(E)130614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of Viscosity at Moderate High Temperature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50mL/瓶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见详情 {{inventory}}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介绍:

浓度/纯度/标准值:定值温度(℃) 运动黏度(mm2/s) 动力黏度(mPa·s) 20 20.28 16.89  25 16.60 13.77 30 13.80 11.40  40 9.887 8.107  50 7.404 6.022  60 5.734 4.627  80 3.741 2.970  100 2.649   / Urel/%=0.50(20℃~40℃);0.40(50℃~100℃),k=2
使用注意事项:瓶盖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从包装瓶中倒出后不可再装回原瓶中作为标准物质使用。
特征形态:液态
主要分析方法:二级标准黏度液定值方法#
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规格:250mL/瓶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Urel (k=2)/%单位CAS备注
定值温度(℃)2016.720.5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2513.630.5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3011.280.5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408.0300.5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505.9700.4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604.5860.4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802.9560.4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1002.0750.40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2020.000.50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2516.370.50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3013.600.50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409.7570.50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507.3120.40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605.6620.40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803.7090.40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1002.6220.40运动黏度(mm2/s)

应用领域:能源类/燃油,能源类/石油产品,能源类/燃料油及工业用油,物理学与物理化学/黏度
保存条件:在常温下密闭避光保存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手机版: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1137-2020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深色石油产品(如重质燃料油、渣油等)在40℃~100℃温度范围内的运动黏度测定,以及动力黏度的计算,尤其适合中高温黏度检测需求。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逆流法黏度计(如坎农-芬斯克黏度计),通过测量标准物质在规定温度下的流动时间,结合黏度计常数计算运动黏度,并根据密度数据进一步计算动力黏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黏度计最小可读值的1%(通常为0.1 mm²/s),定量限为黏度计标定范围内最低有效值的5%(典型值为0.5 mm²/s)。动力黏度计算误差需控制在±2%以内。
质控样品要求
需使用经认证的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如GBW13601)进行校准,标准物质黏度范围应覆盖待测样品。每批次检测需插入空白对照及标准物质平行样,相对偏差需≤3%。
关键实验步骤
1. 黏度计恒温浴温度控制在±0.1℃精度
2. 样品需过滤去除杂质并脱气处理
3. 流动时间测量至少重复3次取平均值
4. 动力黏度计算需同步测量样品密度
5. 实验后需用溶剂彻底清洗黏度计
特别说明
1. 高温操作需佩戴防烫装备,样品加热时禁止密闭容器
2. 黏度计需定期送计量机构校准(周期≤1年)
3. 温度超过80℃时需使用高温专用黏度计
4. 深色样品需在报告中注明光学特性对结果的影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