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高锰钢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高锰钢

YSBC11315b-2011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 V钢

    YSBC11411-99 | 见证书

  • 碳钢

    YSBC11124-99(237-2) | 见证书

  • 碳钢

    GSBH40079-94 | 见证书

  • 碳钢

    GSBH40083-94 | 见证书

  • 碳钢

    GSBH40084-93 | 见证书

  • V钢

    YSBC1141-99(0701-1) | 见证书

  • 锰粉

    R095034-500g | 97%,300目

高锰钢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NiCuMoV
YSBC11315b-20111.140.66612.340.0590.00310.1760.0930.1640.0220.074
编号AltCo
YSBC11315b-20110.0380.021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高锰钢

手机版:高锰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高锰钢相关检测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5680-2010《高锰钢铸件》
现行国家标准,适用于高锰钢铸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奥氏体组织的高锰钢铸件,特别是含锰量11%-14%的耐磨钢铸件,涵盖水利电力、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等领域
核心检测方法 1. 化学成分分析: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4336)
2. 力学性能测试:布氏硬度试验(GB/T 231.1)
3. 金相检验:奥氏体晶粒度测定(GB/T 6394)
检出限与定量限 • 碳元素检出限:0.005%(光谱法)
• 磷元素定量限:0.008%(化学滴定法)
• 锰元素定量范围:11%-14%(相对误差≤1.5%)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随炉附带同材质参比样块(尺寸≥50×50×50mm)
2. 化学成分标准物质需通过CMA/CNAS认证
3. 机械性能试样保留期不少于产品质保期
关键实验步骤 1. 取样:在铸件冒口部位取化学成分试样
2. 制样:机加工去除表面氧化层(保留原始铸造面)
3. 预处理:1150±20℃水韧处理(保温时间1h/25mm)
4. 硬度测试:加载力9807N(保持时间30s)
特别说明 1. 水韧处理后的试样禁止二次受热(>250℃)
2. 碳化物检验需在未侵蚀状态下进行
3. 冲击试验采用U型缺口试样(GB/T 229)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5682-2015《高锰钢铸件金相》
专项金相检验标准,适用于高锰钢铸件显微组织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锰钢铸件在铸造状态和水韧处理后的碳化物、奥氏体晶粒度等显微组织检验
核心检测方法 1. 碳化物评级:未侵蚀状态100×观察(分6级)
2. 晶粒度测定:苦味酸盐酸溶液侵蚀(GB/T 6394)
3. 非金属夹杂物检验(GB/T 10561)
检出限与定量限 • 碳化物析出量检测限:0.5%(体积分数)
• 晶粒度测定范围:00级(最粗)~8级(最细)
• 夹杂物最小可检尺寸:2μm(B类)
质控样品要求 1. 同热处理状态金相比对样块(含不同级别图谱)
2. 每炉次制备3个平行金相试样
3. 保留未侵蚀和已侵蚀两种状态样品
关键实验步骤 1. 取样:垂直于工作面截取(包含表层与心部)
2. 研磨:逐步升级至2000#砂纸
3. 侵蚀:4%硝酸酒精溶液(10-20秒)
4. 观察:在晶界明显区域随机选取5个视场
特别说明 1. 铸态试样需注明取样位置(边缘/中心)
2. 水韧处理后试样需在48小时内完成检验
3. 碳化物评级以最严重视场为准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3.5-2008《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高锰钢中关键元素的专项检测方法标准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锰钢中硅含量(0.10%~1.00%)的测定,包含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核心检测方法 1. 酸溶硅测定:硫酸介质钼蓝分光光度法
2. 全硅测定:碳酸钠熔融前处理
3. 分光光度检测波长:810nm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方法检出限:0.003%(质量分数)
• 定量下限:0.010%(RSD≤8%)
• 线性范围:0.02~0.50mg/50mL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带标准物质(GBW01397系列)
2. 平行双样测定(偏差≤10%)
3. 每20样品插入空白对照
关键实验步骤 1. 消解:硝酸+氢氟酸低温溶解(避免硅挥发)
2. 显色:加入钼酸铵形成硅钼黄杂多酸
3. 还原:草酸存在下用硫酸亚铁铵还原
4. 检测:10m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特别说明 1. 磷含量>0.05%时需校正干扰
2. 显色温度控制在20-30℃区间
3. 熔融法测定需用铂金坩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