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铜粒99.9%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铜粒99.9%

NCS1198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铜粒99.9%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纯度
NCS119899.90%
产品特点简介:
颗粒Ф2*10, Ф3*3,Ф3*5, Ф3*10, Ф6*6mm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铜粒99.9%

手机版:铜粒99.9%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5121.1-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5121.1-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铜含量≥99.90%的纯铜及铜合金中铜元素的定量分析,包括电解铜、铜粒、铜线等加工铜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1. 恒电流电解法(仲裁法):通过电解使铜在铂阴极上沉积称重
2. 碘量法:基于碘与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电解法:绝对检出限0.1mg,定量下限99.90%
碘量法:定量范围99.90%~99.99%,相对标准偏差≤0.02%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国家级纯铜标准物质(CRM)进行校准
2. 每批样品需带证标准物质平行测定
3. 重复测定相对偏差≤0.05%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预处理:铜粒用稀硝酸(1+1)溶解,避免高温挥发损失
2. 电解条件:电流密度0.5A/dm²,电解时间≥6小时
3. 终点判定:电解液蓝色消失后继续电解30分钟
4. 沉积铜用乙醇脱水后于105℃烘干称重
特别说明 1. 电解法为仲裁方法,需使用铂金电极
2. 杂质元素总量(100% - Cu%)应≤0.10%
3. 含银量>0.01%时需校正银含量
4. 实验室环境需控制湿度≤60%
GB/T 5231-2012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适用范围 规范纯铜(Cu≥99.90%)及铜合金的牌号分类、化学成分要求和技术条件
核心检测项目 1. 铜纯度:Cu+Ag≥99.90%
2. 杂质元素:Pb, Fe, Ni, Sn, S等22种元素限量
3. 氧含量:无氧铜≤0.001%,有氧铜≤0.06%
技术要求 1. T2牌号:Cu+Ag≥99.90%,杂质总量≤0.10%
2. TU1无氧铜:氧含量≤0.0003%
3. 检测方法依据GB/T 5121系列标准
质控要求 1. 每熔炼批需提供化学成分报告
2. 仲裁分析需由双方认可的国家级实验室执行
3. 杂质元素检出限需达0.001%级别
关键判定指标 1. 铜纯度计算:Cu% = 100% - ∑杂质%
2. 银计入铜含量:当Ag≥0.005%时需计入(Cu+Ag)
3. 单项杂质超标即判不合格
特别说明 1. 适用于铜粒原料的进货验收
2. 需注明"铜含量"或"铜+银含量"
3. 特殊用途铜材需增加磷、碲等特定元素检测
GB/T 3884.2-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3884.2-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铜精矿及含铜物料中高含量铜(15%~50%)的测定,可作为铜原料的纯度验证方法
核心检测方法 1. 碘量法: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定铜含量
2. 电解法:恒电流电解沉积称重法
方法特性 1. 碘量法测定范围:0.50%~50.00%
2. 电解法测定范围:≥99.90%
3. 重复性限r:0.20% (Cu>30%时)
质控要求 1. 使用铜精矿国家标准物质(GBW07263等)
2. 每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95%~105%)
3. 平行样绝对差≤0.30%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前处理:硝酸-氯酸钾溶解法
2. 干扰消除:加氨水沉淀分离铁铝,氟化氢铵掩蔽铁
3. 淀粉指示剂加入时机:近终点前加入
特别说明 1. 适用于铜冶炼原料的质量控制
2. 测定铜粒时需增加溶解时间至完全消解
3. 高银样品需进行银含量校正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