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硫专用
-
低碳硫纯铁助熔剂
ZKQC8631 | 碳≤0.001%/硫≤0.001%
-
硫化氢渗透管
GBW08203 | 0.1~1.0【渗透率(μg/min)】/不确定度:2
-
二硫化碳中6种苯系物混标
BW-OTL-5TJ-00385 | 5000μg/mL
-
二硫化碳中4种氯苯类混标
BW-OTL-TJ-00668 | 1000μg/mL
-
二硫化碳中5种苯系物混标
BW-OTL-TJ-00344 | 1000μg/mL
-
二硫化碳中5种苯系物混标
BW-OTL-HJ-00116 | 100μg/mL
-
碳硫专用
YSBC11123-95 | 见证书
-
乳粉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生物素分析质控样品
NCS190824 | 见证书
-
木耳中的铅、砷、汞、镉、铬分析质控样品(温度<26℃,湿度<60%)
NCS192206-1 | 铅:0.61±0.07mg/kg ;砷:0.53±0.06mg/kg; 汞:0.05±0.01mg/kg ;镉:0.27±0.03mg/kg; 铬:13.2±1.4mg/kg
-
菜籽油中铅、砷、汞、镉、铬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211 | 见证书
-
大米粉中铬、砷、镉、铅分析质控样品(温度<26℃,湿度<60%)
NCS192221 | 铬:0.61±0.12mg/kg; 砷:0.26±0.05mg/kg; 镉:0.22±0.04mg/kg; 铅:0.55±0.10mg/kg
-
鲜榴莲中的铅、砷、汞、镉、铬分析质控样品
NCS191642-2 | 铬0.26±0.03mg/kg ;砷0.10±0.02mg/kg ;镉0.10±0.02mg/kg; 铅0.10±0.02mg/kg ;汞0.018±0.007mg/kg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碳硫专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红外吸收检测法:燃烧生成气体通过红外检测池,分别测量CO₂(4.26μm)和SO₂(7.4μm)的特征吸收
硫:检出限0.0002% | 定量限0.0005%
2. 每批样品至少插入2个平行质控样
3. 质控样类型需与待测样品基体匹配
4. 允许偏差:碳±0.003% | 硫±0.0005%
2. 助熔剂添加:纯铁+钨粒(1+0.5)g,确保完全燃烧
3. 氧气流量控制:分析气路1.5L/min,吹扫气路0.5L/min
4. 燃烧温度:高频炉功率≥2.0kW,瞬时温度>1500℃
5. 检测时间:碳通道45秒,硫通道60秒
2. 高锰钢等难熔样品需增加锡粒助熔
3. 含氟样品需使用特殊坩埚防止腐蚀检测池
4. 仪器需每4小时进行漂移校正
2. 气体吸收:生成CO₂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
3. 容量测定:测量吸收前后气体体积差计算碳含量
2. 每炉次至少带测1个标样
3. 标样允许差:≤0.01%(碳含量0.1-0.5%)
4. 空白试验每批次≥2次
2. 助熔剂选择:铜+氧化铜(0.5g+0.3g)
3. 氧气流速控制:预热阶段100mL/min,燃烧阶段250mL/min
4. 吸收时间:气体吸收不少于3分钟
5. 温度压力校正:需记录气压计和温度计读数
2. 硫干扰需用活性MnO₂吸收
3. 量气管需定期用铬酸洗液清洗
4. 吸收液每测定10次需更换
2. 红外双通道检测:CO₂和SO₂同步检测
3. 动态基线补偿:消除稀土基体光谱干扰
硫:检出限0.0005% | 定量下限0.002%
2. 标准物质需经550℃灼烧除杂处理
3. 质控样添加量需与试样碳硫含量相当
4. 允许差:碳±0.0015% | 硫±0.0008%
2. 助熔剂配比:1.0g纯铁+0.5g钨粒+0.3g锡粒
3. 空白控制:空坩埚需预烧至空白值稳定
4. 分析功率:3.0kW高频功率保证完全燃烧
2. 含氟样品需使用钒助熔剂抑制腐蚀
3. 检测系统需用稀土标气每月校准
4. 粉尘过滤器每50样次更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