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单标 PM2.5监测仪检测用标准物质
PM2.5监测仪检测用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PM2.5监测仪检测用标准物质

GBW13642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每瓶10mL {{inventory}}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见详情 常温储存 常温运输

浓度/纯度/标准值:见详情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放至室温并摇匀
特征形态:液态
基体:
主要分析方法:经典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测量法#显微镜+图像分析法
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规格:每瓶10mL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 不确定度 单位 CAS 备注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491 19 nm

保存条件:工程技术及高聚物/粒度及浊度
保存条件:在(2-15)℃环境下保存,不可冷冻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相关标准解读(GB 3095-2012、HJ 656-2013、JJF 1711-2018)

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适用范围: 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及数据有效性等要求,包含PM2.5的24小时平均和年平均浓度限值。
关联内容: 明确PM2.5一级/二级标准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35/75 μg/m³,年平均限值分别为15/35 μg/m³。监测方法需符合HJ 656等技术规范要求。
检出限要求: 未直接规定标准物质检出限,但要求监测仪器需通过标准物质校准,示值误差不超过±10%。

HJ 656-2013《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规范手工法监测PM2.5的采样、称量、质量控制等全流程操作,作为自动监测仪器的比对依据。
关联内容: 要求使用标准滤膜(如Whatman 47mm石英滤膜)及经过认证的标准质量砝码,天平精度需达0.01mg,实验室温湿度需控制在±1℃/±5%RH以内。
检出限: 单次称量最低检出浓度为3μg/m³(以24小时采样计),标准物质称量误差需≤±5μg。

JJF 1711-2018《粉尘PM2.5测量仪校准规范》

适用范围: 针对光散射法、β射线法等PM2.5测量仪的计量特性校准,包含示值误差、重复性等关键指标。
关联内容: 规定使用NIST可溯源的标准粒子物质(如聚苯乙烯乳胶球,粒径偏差≤±0.5μm),气溶胶发生器浓度不确定度需≤5%,动态稀释比误差≤±2%。
校准要求: 示值误差在(0~100)μg/m³范围内应≤±10%,100~500μg/m³范围≤±8%;重复性≤5%(k=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客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