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物性 其他 标准黏度液(2号)
标准黏度液(2号)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标准黏度液(2号)

BWJ4273-2016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50mL {{inventory}} {{goodObj.date}} 伟业计量 {{item.norm}} 2组分 见证书
  • 标准黏度液

    GBW13603 | 定值温度:20℃,运动黏度:10.082mm2/s,动力黏度:8.1916mPa·s,Urel(k=2):0.16%

  • 标准黏度液

    GBW13604 | 定值温度:20℃,运动黏度:20.132mm2/s,动力黏度:16.617mPa·s,Urel(k=2):0.21%

  • 标准黏度液

    GBW13606 | 定值温度:20℃,运动黏度:101.04mm2/s,动力黏度:86.652mPa·s,Urel(k=2):0.27%

  • 标准黏度液

    GBW13608 | 定值温度:20℃,运动黏度:537.22mm2/s,动力黏度:522.07mPa·s,Urel(k=2):0.33%

  • 标准黏度液

    GBW13612 | 定值温度:20℃,运动黏度:10082mm2/s,动力黏度:9823.9mPa·s,Urel(k=2):0.44%

  • 标准黏度液

    GBW13607 | 定值温度:20℃,运动黏度:202.08mm2/s,动力黏度:174.66mPa·s,Urel(k=2):0.27%

研制依据

JJG 154-2012 标准毛细管黏度计(2013-06-21实施)

基质 硅油
形态 液态
有效期 2027-01-14
存储条件 在常温及避光条件下保存。瓶盖一经打开,应尽快使用。本标物从包装瓶中倒出后不可再装回原瓶中作为标准物质使用。
用途 本标准黏度液用于检定、校准各类黏度计,以及黏度测量方法的评价与确认、测量质量控制等用途。
包装 本标准物质采用棕色玻璃瓶包装,规格250mL携带或运输时应有防碎裂保护。
参考资料 分装。
一、样品制备
本标准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甲基硅油和精制石油产品。原料来源于有资质的油品及化学品生产厂家,标准物质研制单位根据黏度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
二、溯源性及定值方法
本标准物质定值方法参照JJG154-2012《标准毛细管黏度计检定规程》附录A“二级标准黏度液定值方法”,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计量器具保证其量值溯源性。
三、特征量值及扩展不确定度
序号 组分 标准值 扩展不确定度(k=2) 基体
1 运动黏度(v) 1.472mm2/s(20℃) 0.24% 硅油
1 动力粘度(η) 1.153mPa•s(20℃) 0.24% 硅油
四、均匀性检验及稳定性考察
参照JJF1343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等效ISO指南35),对分装后的样品进行随机抽样,采用二级标准黏度液定值法对该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验和长期稳定性跟踪考察。结果表明:均匀性符合F检验规则,稳定性考察良好。
五、包装、储存及使用
本标准物质采用棕色玻璃瓶包装,规格250mL携带或运输时应有防碎裂保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标准名称

GB/T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透明或不透明石油产品的运动黏度测定,包括含残渣燃料油、润滑油等牛顿流体,温度范围-30℃~300℃。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毛细管黏度计法,通过测量试样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校准毛细管的时间,结合毛细管常数计算运动黏度(mm²/s)。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0.5 mm²/s,定量限为1.0 mm²/s,测量重复性要求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质控样品要求

需使用经认证的标准黏度液进行仪器校准,黏度值需覆盖待测样品范围,校准液有效期不超过2年,开封后需密封避光保存。

关键实验步骤

1. 黏度计垂直安装并恒温至目标温度±0.1℃;
2. 试样脱气后装入黏度计,静置至无气泡;
3. 测定流动时间至少3次,取算术平均值;
4. 计算运动黏度并转换为动力黏度(需密度数据)。

特别说明

非牛顿流体(如含聚合物添加剂油品)需注明剪切速率;当试样含有固体颗粒时,需在报告中注明过滤条件及颗粒物含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客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