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物性 其他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用氯化钠溶液标准物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用氯化钠溶液标准物质_7647-14-5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用氯化钠溶液标准物质

GBW(E)130932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7647-14-5 20mL {{inventory}} {{goodObj.date}} 伟业计量 {{item.norm}} 见证书

研制依据

JJG 694-200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010-04-09实施)

基质
形态 液态
有效期
存储条件 (4±4)℃及避光条件保存。使用前应恒温至(20±3)℃,充分摇匀。本标准物质一经打开一次性使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防止沾污。使用时应注意防护,避免吸入及直接与皮肤接触。
用途 本标准物质主要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和校准。
包装 本标准物质采用安瓿瓶包装,规格20mL携带或运输时应有防碎裂保护。
参考资料
一、样品制备
本标准物质选用国家一级氯化钠纯度标准物质为原料,超纯水为溶剂,采用重量-容量法进行配制。
二、溯源性及定值方法
本标准物质以配制值为标准值,以离子色谱法复核其量值。该标准物质的量值可通过选用的GBW06103氯化钠纯度标准物质溯源到保存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基准试剂纯度国家基准。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制备方法、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
三、特征量值及扩展不确定度
序号 组分 标准值 扩展不确定度(k=2) 基体
1 氯化钠 5.00mg/mL 2%
四、均匀性检验及稳定性考察
参照JJF1343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等效ISO指南35),对分装后的样品进行随机抽样,采用离子色谱法对该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验和长期稳定性跟踪考察。结果表明:均匀性符合F检验规则,稳定性考察良好。
五、包装、储存及使用
本标准物质采用安瓿瓶包装,规格20mL携带或运输时应有防碎裂保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JJG 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名称JJG 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及使用中检验。
核心检测方法采用标准溶液(如氯化钠溶液)进行波长示值误差、分辨率、基线稳定性等关键参数测试。
检出限与定量限检出限要求铜元素≤0.005 μg/mL,定量限根据仪器类型和元素特性确定。
质控样品要求使用有证标准物质(CRM),浓度覆盖校准曲线范围,平行测试3次,RSD≤2%。
关键实验步骤仪器预热30分钟,标准溶液逐级稀释,校准曲线R²≥0.995,基线漂移≤±0.004 Abs。
特别说明石墨炉法需监控背景校正性能,火焰法需检查雾化效率,避免共存离子干扰。

GB/T 15337-2017《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标准名称GB/T 15337-2017《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适用范围规范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仪器性能验证和检测流程。
核心检测方法基于朗伯-比尔定律,通过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检出限为3倍空白标准偏差,定量限为10倍空白标准偏差。
质控样品要求每批次至少插入2个质控样,浓度水平覆盖低、中、高范围。
关键实验步骤空白校正、标准曲线绘制、样品前处理(如消解、过滤)及仪器参数优化。
特别说明注意基体效应和光谱干扰,必要时采用标准加入法或基体匹配法。

HJ 776-2015《环境空气 金属元素的测定》

标准名称HJ 776-2015《环境空气 金属元素的测定》
适用范围针对环境空气中铅、镉等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滤膜采样后酸消解,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铅检出限0.5 μg/m³,定量限1.5 μg/m³(石墨炉法)。
质控样品要求每20个样品加1个空白和1个加标样,回收率控制在80%-120%。
关键实验步骤滤膜前处理(切割、消解)、定容体积精确控制、背景校正验证。
特别说明避免采样过程中污染,消解温度≤200℃,防止挥发性元素损失。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客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