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CC185691 | 见详情
BNCC185860 | 见详情
BNCC186211 | 见详情
BNCC190795 | 见详情
BNCC261205 | 见详情
BNCC306650 | 见详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适用于谷物、食用油、调味品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覆盖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及质谱/荧光检测方法。
1.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配荧光检测器;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高灵敏度分析。
HPLC法: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3 μg/kg;LC-MS/MS法:B1检出限为0.05 μg/kg,定量限为0.15 μg/kg。
1. 每批次样品需包含空白对照与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需在70%-120%;2.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0.995。
1. 样品均质后用乙腈-水溶液提取;2. 提取液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甲醇洗脱;3. HPLC或LC-MS/MS分析,外标法定量。
1. 黄曲霉毒素为强致癌物,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2. 免疫亲和柱需验证批间差异,避免交叉污染;3. 检测结果需结合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判定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BNCC335553 | 见详情
BNCC336156 | 见详情
BNCC336678 | 见详情
BNCC390891 | 见详情
BNCC390807 | 见详情
BNCC386927 | 见详情
BNCC388764 | 见详情
BNCC390801 | 见详情
注意:该价格为冻干粉价格,平板加200元,斜面加100元,菌液加150元
产品中文名称:黄曲霉
产品英文名称:Aspergillus flavus
参考用途:酿造酱油。
形态特性:蔓延生长,菌丝初期白色,后产黄色孢子,
培养基:马铃薯浸粉:10.0g,葡萄糖:20.0g,KH2PO4:3.0g,MgSO4·7H2O:1.5g,硫胺素:0.008g,琼脂:15.0g,pH:6.0±0.2(25℃)
培养条件:28℃;3-5天;好氧;
培养方法:①准备上述平板2块;②安瓿管表面消毒后在安全柜中打开,用酒精灯灼烧顶部,后迅速滴上无菌水使之破裂,随后用镊子将其敲碎;③吸取0.5mL无菌水打入冻干管,充分溶解菌粉后,打入2块平板,200μL/个,涂布均匀;④将平板置于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菌种长出即可使用。
存储形式:2-8℃
提供形式:冻干粉;斜面;菌液;平板
备注:‖描述│菌落质地厚绒状,有同心圆。基部菌丝白色,后变为黄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头球形,顶囊球形,产孢结构双层,分生孢子球形,壁近光滑。产蛋白酶。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黄曲霉
手机版:黄曲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适用于谷物、食用油、调味品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覆盖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及质谱/荧光检测方法。
1.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配荧光检测器;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高灵敏度分析。
HPLC法: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3 μg/kg;
LC-MS/MS法:B1检出限为0.05 μg/kg,定量限为0.15 μg/kg。
1. 每批次样品需包含空白对照与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需在70%-120%;
2.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0.995。
1. 样品均质后用乙腈-水溶液提取;
2. 提取液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甲醇洗脱;
3. HPLC或LC-MS/MS分析,外标法定量。
1. 黄曲霉毒素为强致癌物,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2. 免疫亲和柱需验证批间差异,避免交叉污染;
3. 检测结果需结合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判定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