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CC193134 | 见详情
BNCC223900 | 见详情
BNCC223901 | 见详情
BNCC336632 | 见详情
BNCC354297 | 见详情
BNCC368188 | 见详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BNCC390891 | 见详情
BNCC390807 | 见详情
BNCC386927 | 见详情
BNCC388764 | 见详情
BNCC390801 | 见详情
注意:该价格为冻干粉价格,平板加200元,斜面加100元,菌液加150元
产品中文名称:假单胞菌属
产品英文名称:Pseudomonas sp.
参考用途:产脂肪酶
形态特性:菌落直径为0.5-1mm,圆形,边缘整齐,不透明,正面黄色,颜色较浅,中间凸起,表面光滑,易挑起,G-(红),杆菌,纯度:纯
培养基:基础培养基(LB):酵母膏 5.0g,蛋白胨 10.0g,NaCl 10.0g,蒸馏水 1.0L,pH 7.0。121℃,15min灭菌。
培养条件:30℃;18-24h;好氧
培养方法:①准备上述平板2块;②安瓿管表面消毒后在安全柜中打开,用酒精灯灼烧顶部,后迅速滴上无菌水使之破裂,随后用镊子将其敲碎;③吸取0.5mL无菌水打入冻干管,充分溶解菌粉后,打入2块平板,200μL/个,涂布均匀;④将平板置于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菌种长出即可使用。
存储形式:2-8℃
提供形式:冻干粉;斜面;菌液;平板
备注:‖采集地│天津‖描述│杆菌,0.7-0.8×2.3-2.8μm,以极生的丛毛运动,无芽孢,不需要有机生长因素,营养多样化。能利用一碳化合物以外的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的碳源。能利用乳酸盐,琥珀酸盐河葡萄糖。 CICC21957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type F荧光假单胞菌生物型F 鉴定为Pseudomonas lurida浅黄色假单胞菌 3638002025.7.15 原保藏单位CICC21957 保藏为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type F 荧光假单胞菌生物型F;现BNCC鉴定后,鉴定为 Pseudomonas sp. 假单胞菌属;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假单胞菌属
手机版:假单胞菌属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生化试验(氧化酶、荧光色素生成)
3. PCR法(靶向特异性基因如gyrB或16S rRNA)
2. 阴性对照:无菌生理盐水或非目标菌
3. 每批次实验需包含10%平行样品。
2. 选择性培养(28℃, 48h)
3. 疑似菌落PCR验证
4. 生化确认(碳源利用试验)。
2. 避免与相近菌属(如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污染
3. 分子检测需验证引物特异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