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弗氏链霉菌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弗氏链霉菌

BNCC336597 Streptomyces fradiae(Ganseetal.)YanetDeng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冻干粉;斜面;菌液;平板 {{goodObj.date}} 北纳生物/BNCC {{item.norm}} 见详情 {{inventory}}
弗氏链霉菌介绍:

注意:该价格为冻干粉价格,平板加200元,斜面加100元,菌液加150元
产品中文名称:弗氏链霉菌
产品英文名称:Streptomyces fradiae(Ganseetal.)YanetDeng
参考用途:产新霉素和弗氏菌素。
形态特性:菌落直径为1-2mm,圆形,边缘不规则,不透明,正面黄色,颜色较浅,中间凸起,表面粗糙,表面褶皱,质地干燥,易挑起,G+(蓝紫色),杆菌,纯度:纯
培养基:酵母浸粉:4.0g,麦芽浸粉:10.0g,葡萄糖:4.0g,琼脂:20.0g,pH7.2±0.2(25℃)
培养条件:30℃;2-3天;好氧
培养方法:①准备上述平板 1-2 块;②平板表面消毒后在安全柜中打开;③吸取 1-3ml 无菌水打入平板中,用无菌涂布棒在平板表层来回刮取菌苔,制成菌悬液;④用巴氏吸管吸取菌悬液,打入到新鲜的平板上,涂布均匀;⑤将平板置于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即可。
存储形式:2-8℃
提供形式:冻干粉;斜面;菌液;平板
备注:/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弗氏链霉菌

手机版:弗氏链霉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微生物菌种纯度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菌种(包括弗氏链霉菌)的纯度检测,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判定菌种纯度。
核心检测方法 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及特定代谢产物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纯度要求≥99%,杂菌比例≤1%;定量限通过稀释平板法检测,最低可识别浓度为10³ CFU/mL。
质控样品要求 需使用已知纯度的标准菌株作为阳性对照,空白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关键实验步骤 1. 菌种活化与分离培养;2. 形态学观察与染色;3. 提取基因组DNA并PCR扩增;4. 测序比对分析。
特别说明 弗氏链霉菌需在特定培养基(如ISP2)中培养,避免杂菌污染。
行业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适用范围 规范涉及弗氏链霉菌等微生物实验操作的生物安全防护、废弃物处理及应急措施。
核心要求 要求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BSL-2)标准,配备生物安全柜及高压灭菌设备。
质控要点 实验人员需接受生物安全培训,菌种保存需双重密封并明确标识。
特别说明 弗氏链霉菌若用于产抗生素研究,需额外评估耐药性扩散风险。
国家标准:微生物菌种鉴定规范()
适用范围 规定弗氏链霉菌等放线菌的鉴定流程,包括表型特征、化学分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核心方法 基于全细胞脂肪酸分析(FAME)及多基因位点(如rpoB、gyrB)系统发育分析。
质控要求 需使用标准菌株(如ATCC 10745)作为参考,数据比对需覆盖≥95%相似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