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40SiV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40SiV

YSBC11229-99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5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 40#

    YSBC11119a-99 | 见证书

  • 40MnSi

    YSBC11222-99 | 见证书

  • 20MnSiV

    YSBC11250-2014 | 见证书

  • SiMnV

    YSBC11412-99 | 见证书

  • 40#

    YSBC11119a-99(443) | 见证书

  • 40SiV

    YSBC11229-99(1304-1G) | 见证书

  • 0

    ZB-500384 | 0.95

40SiV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NiCuV
YSBC11229-990.441.660.740.0180.0060.20.130.14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40SiV

手机版:40SiV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223.5-2008 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3.5-2008《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钢铁中酸溶硅(0.030%~1.00%)和全硅(0.030%~3.50%)含量的测定,包括40SiV等硅钒合金钢的硅含量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 1. 酸溶解试样后形成硅钼酸络合物
2. 用草酸消除磷、砷干扰
3. 硫酸亚铁铵将硅钼黄还原为硅钼蓝
4. 分光光度计8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LOD):0.005% Si
定量限(LOQ):0.030% Si
线性范围:0.030%~3.50% Si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测试需带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如GBW01351 40SiV钢)
2. 平行双样测定,相对偏差≤5%
3. 空白试验:每次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4. 加标回收率控制在95%~105%
关键实验步骤 1. 称取0.2000g试样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
2. 加入15mL盐酸(1+1)低温溶解,滴加硝酸氧化
3. 加入10mL钼酸铵溶液(50g/L),静置15min显色
4. 加入20mL草酸溶液(50g/L)消除干扰
5. 立即加入10mL硫酸亚铁铵溶液(60g/L)还原
6. 定容至100mL容量瓶,5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特别说明 1. 高钨、铌钢需增加溶解时间至完全
2. 显色温度控制在10~30℃,时间严格控制
3. 钒含量>0.2%时需校正干扰(每1%钒相当于0.006%硅)
4. 测定全硅时需用碳酸钠熔融处理不溶残渣
GB/T 223.13-200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3.13-200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钢铁中0.100%~3.50%钒含量的测定,特别针对40SiV等含钒合金钢的钒元素定量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 1. 硫酸-磷酸混合酸溶解试样
2. 高锰酸钾氧化钒至五价状态
3. 亚硝酸钠还原过量高锰酸钾
4. 尿素分解过剩亚硝酸盐
5. N-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指示剂
6.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LOD):0.030% V
定量限(LOQ):0.100% V
适用范围:0.100%~3.50% V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钒含量接近的CRM标准物质(如GBW01351)
2. 双样平行测定极差≤0.05%
3. 每批次进行空白校正
4. 定期校准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
关键实验步骤 1. 称取0.5000g试样于锥形瓶中
2. 加入40mL硫磷混酸(15+15+70),加热溶解
3. 滴加5mL硝酸氧化,煮沸除尽氮氧化物
4. 滴加高锰酸钾(4%)至稳定紫红色,保持2min
5. 加入2mL尿素溶液(100g/L),滴加亚硝酸钠(2%)至红色消失
6. 加入5滴指示剂,立即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绿色
特别说明 1. 含钨钢需增加磷酸用量防止钨酸沉淀
2. 氧化时间不超过3分钟防止锰干扰
3. 高铬钢(>5%Cr)需用亚砷酸钠辅助还原
4. 滴定速度控制在3~4mL/min,终点前逐滴加入
GB/T 223.69-2008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3.69-2008《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40SiV等钢铁中0.10%~2.00%碳含量的测定,是碳元素测定的仲裁方法
核心检测方法 1. 高温管式炉(1200~1350℃)通氧燃烧
2. 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
3. 混合气体通过除硫管净化
4. 气体容量法定量测定CO2
5. 根据温度压力校准体积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LOD):0.010% C
定量限(LOQ):0.050% C
准确度:±0.015% (碳含量0.1%~0.5%)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三种不同碳含量的CRM(如低、中、高碳标样)
2. 每10个样品插入1个控制样
3. 系统空白值≤0.005%
4. 标准物质测定值必须在证书不确定度范围内
关键实验步骤 1. 称取1.000g试样置于瓷舟中
2. 加入0.3g锡粒(助熔剂)
3. 将瓷舟推入高温区(1250±20℃)
4. 通氧燃烧(1.5L/min),时间5~7min
5. 气体通过除硫剂和高氯酸镁干燥
6. 测量CO2气体体积并校正温压
特别说明 1. 40SiV样品需添加0.2g纯铁助熔
2. 新瓷舟需在1200℃预烧1小时
3. 高硅钢需降低燃烧温度至1200℃
4. 定期校准量气管温度补偿装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