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实验耗材 前处理耗材 其他 铝空心阴极灯
铝空心阴极灯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铝空心阴极灯

KY-4-Al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管状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铝空心阴极灯介绍: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铝空心阴极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铝元素的定量检测,包括直接进样法和萃取浓缩法两种检测流程
核心检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使用铝空心阴极灯作为激发光源,在309.3nm特征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 直接进样法:检出限0.1mg/L,定量限0.3mg/L
萃取浓缩法:检出限0.01mg/L,定量限0.03mg/L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至少2个空白对照
2. 每10个样品插入1个质控样(已知浓度标准溶液)
3. 每批样品需做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5%
关键实验步骤 1. 仪器预热:空心阴极灯预热30分钟
2. 波长校准:精确调整至309.3nm
3. 样品前处理: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硝酸酸化至pH<2
4. 标准曲线:配置0.1-5.0mg/L铝标准系列
5. 进样测定:按浓度从低到高依次测定,每个样品读数3次取平均值
特别说明 1. 使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2. 样品中高浓度钙、镁会产生干扰,需加入氯化锶作为释放剂
3. 保持灯电流稳定在推荐值(通常8-15mA)
4. 定期检查阴极灯窗口清洁度,污染会导致信号衰减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5337-200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适用范围 规范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要求,包括铝空心阴极灯的使用维护、仪器校准和性能验证
核心检测方法 提供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操作框架,包括光源选择、光谱带宽设置、背景校正等通用技术规范
检出限验证 要求定期进行仪器检出限验证:连续测定空白溶液11次,按3倍标准差计算检出限
质控要求 1. 每日检查空心阴极灯能量和背景噪声
2. 每周校准波长精度(偏差≤±0.5nm)
3. 每月检查光谱带宽准确性
关键操作规范 1. 空心阴极灯安装后需30分钟预热稳定
2. 优化燃烧器高度和气体流量比例
3. 使用前检查光路准直情况
4. 测试结束后继续吸喷去离子水5分钟清洗雾化系统
特别说明 1. 长期不用的阴极灯需每3个月通电激活(30mA电流下点亮1小时)
2. 更换阴极灯后必须重新优化仪器参数
3. 避免频繁开关灯,每次关闭后至少间隔15分钟再重启
HJ 776-2015 水质 32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J 776-2015《水质 32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铝元素及其他31种金属元素的同步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铝元素测定波长396.15nm
检出限要求 铝元素方法检出限0.008mg/L,测定下限0.032mg/L
质控要求 1. 每批样品带测空白和基体加标
2. 内标元素回收率70%-130%
3. 每24小时校准一次标准曲线
前处理要求 1. 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
2. 硝酸酸化保存(pH≤2)
3. 含有机质样品需硝酸消解
特别说明 1. 铝元素在396.15nm和308.22nm处有双谱线,需选择无干扰的谱线
2. 高盐样品需稀释或采用基体匹配消除干扰
3. 当铝浓度>50mg/L时应选用轴向观测模式
GB/T 6730.25-2017 铁矿石 铝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6730.25-2017《铁矿石 铝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矿石、铁精矿及烧结矿中铝含量(质量分数0.5%~10%)的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EDTA络合滴定法,采用氟化钾解聚-EDTA返滴定技术
方法原理 1. 强碱分离铁钛后沉淀铝
2. 盐酸溶解沉淀,加入过量EDTA
3. 锌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
4. 加入氟化钾置换Al-EDTA中的EDTA再次滴定
质控要求 1. 使用标准物质(GBW07265)进行验证
2. 平行样允许差:铝含量≤2%时,绝对差≤0.15%
3. 每批样品做空白试验
特别说明 1. 含钛样品需增加过氧化氢掩蔽步骤
2. 沉淀分离时溶液温度需控制在70±5℃
3. 滴定终点采用PAN指示剂(由黄色变为紫红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