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
-
标样/水质P2O5以五氧化二磷计算浓度质控样15μg/mL
NCSZ-P2O5-15μg/mL | 15μg/mL
-
标准物质/Ge锗标准溶液/5%硝酸+5%氢氟酸
NCS1876316 | 500μg/mL
-
标准物质/Fe铁标准溶液
NCS1876344 | 30μg/mL
-
标准物质/TP总磷标准溶液
NCS1876307 | 8mg/L
-
标样/水质COD-Mn高锰酸盐指数质控样5.6μg/mL
NCSZ-COD(Mn)-5.6μg/mL | 5.6μg/mL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5750.4-202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色度、浑浊度、臭和味等感官性状及pH值、电导率等物理指标的检测。涵盖市政供水、瓶装水等日常饮用水检测场景。
1. 铂-钴标准比色法(色度检测)
2. 散射法-浊度仪测定(浑浊度检测)
3. 嗅阈值法(臭和味检测)
4. 玻璃电极法(pH值检测)
• 色度:最低检出限5度
• 浑浊度:定量限0.1 NTU
• pH值:测量范围0-14,分辨率0.01
• 臭阈值:可定量至3级强度等级
1. 每批次样品需带空白对照
2. 浑浊度检测使用经认证的Formazine标准溶液
3. pH检测需用pH 4.01/7.00/9.21标准缓冲液校准
4. 色度检测需配制铂-钴色度标准系列
浑浊度检测:
① 浊度仪预热30分钟
② 用零浊度水调零
③ 标准曲线法测定(20-100 NTU范围)
pH检测:
① 电极用纯水冲洗后浸入pH 7.00缓冲液
② 校准后再用pH 4.01/9.21缓冲液验证
③ 样品测定前摇匀避免CO₂干扰
1. 色度检测需去除水样悬浮物(0.45μm膜过滤)
2. 臭和味检测须由5名以上经培训人员独立评判
3. 现场检测时水温需记录并注明(影响电导率)
4. 浑浊度检测需在取样后4小时内完成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氮的测定,检测范围0.05-4mg/L,涵盖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厂排放检测等场景。
1. 碱性过硫酸钾高压消解法
2. 紫外分光光度法(220nm和275nm双波长测定)
• 方法检出限:0.05mg/L
• 定量下限:0.20mg/L
• 最佳线性范围:0.2-4.0mg/L
1. 每批消解需带全程空白
2. 使用硝酸钾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r≥0.999)
3. 每20样品插入1个质控样(±10%允许偏差)
4. 消解器温度需校准(120±1℃)
样品消解:
① 加10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50g/L)
② 高压灭菌锅120℃消解30分钟
③ 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混匀
光度测定:
① 使用10mm石英比色皿
② 在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
③ 按A=A220-2A275计算校正吸光度
1. 样品需用浓硫酸酸化至pH<2保存(4℃/7天)
2. 氯离子浓度>100mg/L时需增加过硫酸钾用量
3. 消解后样品出现沉淀需重新取样
4. 比色前需确保样品温度与室温一致
GB/T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适用于各类食品(包括谷物、蔬菜、水产品、婴幼儿食品等)中铅含量的测定,包含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第一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二法)。
1. 微波消解/湿法消解前处理
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波长283.3nm)
3. 基体改进剂技术(磷酸二氢铵+硝酸镁)
• 石墨炉法检出限:0.005mg/kg
• 定量限:0.02mg/kg
• ICP-MS法检出限:0.001mg/kg
1. 每批次使用GBW10015米粉标准物质
2. 校准曲线需含5个浓度点(含空白)
3. 每10个样品插入1个平行样(RSD≤10%)
4. 石墨管寿命需记录(≤200次进样)
石墨炉程序:
① 干燥阶段:85-120℃(斜坡20s)
② 灰化阶段:700℃(保持10s)
③ 原子化阶段:1800℃(3s快速升温)
④ 净化阶段:2400℃(2s)
进样要求:
① 自动进样器精度需≤1%
② 样品+改进剂混合体积20μL
1. 高盐样品需采用标准加入法
2. 消解罐冷却后需检查内胆是否完好
3. 实验用水电阻率≥18.2MΩ·cm
4. 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使用≤200次需更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