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无机类 单标 水中有机碳TOC
水中有机碳TOC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水中有机碳TOC

NCS1871089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500mL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5ug/ml {{inventory}}
水中有机碳TOC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产品浓度
NCS18710895ug/ml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水中有机碳TOC

手机版:水中有机碳TOC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J 695-2014《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测定范围0.1 mg/L~1000 mg/L
核心检测方法 1. 样品经酸化和曝气去除无机碳
2. 高温催化氧化(680℃)将有机碳转化为CO₂
3. 非分散红外检测器(NDIR)定量检测CO₂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0.06 mg/L
测定下限:0.24 mg/L(取样体积10.0 mL时)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带空白样(超纯水)
2. 至少10%平行样,相对偏差≤15%
3. 使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4. 每20个样品插入质控样(标准样品或加标样)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酸化:用磷酸调节pH≤2
2. 曝气除无机碳:高纯氮气曝气5 min
3. 仪器校准:用系列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
4. 高温氧化:将样品注入680℃催化氧化炉
5. 红外检测:测量生成的CO₂红外吸收强度
特别说明 1. 高氯离子样品(Cl⁻>1000 mg/L)需稀释后测定
2. 含大颗粒样品需经0.45 μm滤膜过滤
3. 氧化催化剂需定期更换(通常≥1000次进样)
4. 当TOC>40 mg/L时需减少进样体积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J 501-2009《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地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测定范围0.5 mg/L~100 mg/L
核心检测方法 1. 磷酸酸化去除无机碳
2. 高温燃烧氧化(850℃)
3. 非分散红外检测器测定CO₂浓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0.2 mg/L
测定下限:0.5 mg/L(取样体积10 mL时)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带2个空白样
2. 10%平行双样,相对偏差≤10%
3. 使用苯甲酸标准溶液校准
4. 每10个样品带1个标准样品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预处理:均质化处理,去除颗粒物
2. 酸化:加入磷酸至pH≈3
3. 曝气:高纯氧气曝气2 min除IC
4. 高温燃烧:850℃铂催化氧化
5. 检测:NDIR检测CO₂浓度
特别说明 1. 悬浮物>1000 mg/L时需离心处理
2. 含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应密闭保存
3. 氧化管温度需每周校准
4. 高盐样品需稀释至电导率<1000 μS/cm
水质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3193-1991《水质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及工业废水中TOC测定,测定范围0.5 mg/L~60 mg/L
核心检测方法 1.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催化)
2. 生成CO₂用非色散红外分析仪检测
3. 差减法测定总碳和无机碳
检出限与定量限 最低检出浓度:0.5 mg/L
最佳测定范围:5 mg/L~60 mg/L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10%平行样
2. 使用蔗糖-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标准
3. 每批样品带2个空白样
4. 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5%以内
关键实验步骤 1. 总碳测定:样品直接注入高温燃烧管
2. 无机碳测定:样品酸化后曝气去除IC
3. TOC计算:TC浓度减去IC浓度
4. 氧化条件:900±50℃燃烧温度
特别说明 1. 高浊度样品需离心后取上清液
2. 保存时间:24h(4℃避光)
3. 含余氯样品需加硫代硫酸钠去除
4. 标准溶液需每周新鲜配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