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土壤中氯离子质控样品
土壤中氯离子质控样品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土壤中氯离子质控样品

P20127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00g {{goodObj.date}} 萘析精选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土壤中氯离子质控样品介绍:

产品名称:土壤中氯离子质控样品
规格:200g
浓度: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土壤中氯离子质控样品

手机版:土壤中氯离子质控样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土壤中氯离子检测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标准名称:土壤检测 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标准号:NY/T 1121.17-2006

发布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日期:2006年7月10日

实施日期:2006年10月1日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1. 农业土壤盐渍化程度评估

2. 设施农业土壤盐分累积监测

3. 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价

4. 环境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5. 土壤质量常规监测

核心检测方法

标准采用硝酸银滴定法(莫尔法)作为核心检测方法。

方法原理:

在pH 6.5-10.5的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当氯离子被完全沉淀后,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化学反应式:

Ag⁺ + Cl⁻ → AgCl↓(白色)

2Ag⁺ + CrO₄²⁻ → Ag₂CrO₄↓(砖红色)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5 mg/kg(以干土计)

定量限:15 mg/kg(以干土计)

测定范围:15-1000 mg/kg

注意事项:

1. 当样品氯离子含量超过1000 mg/kg时,应减少称样量或适当稀释待测液

2. 对于含有机质较高的土壤样品,需增加前处理步骤

3.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会干扰测定,需进行预处理

质控样品要求

质控样品类型:

1. 空白样品:不含氯离子的石英砂或经处理的土壤

2. 加标样品:添加已知浓度氯离子标准溶液的土壤样品

3. 标准物质:经认证的土壤氯离子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质控频率:

1. 每批样品(≤20个)应至少插入1个空白样品

2. 每批样品应包含10%的平行双样

3. 每批样品应包含1个加标回收样品

4.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至少使用1个有证标准物质

质控指标:

1. 空白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2. 平行双样相对偏差应≤15%

3. 加标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

4. 标准物质测定值应在证书给定范围内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前处理:

称取过2mm筛的风干土壤样品10.00g,置于250mL塑料瓶中,加入10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振荡30min,过滤

2. 滴定准备:

移取50.00mL滤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硫酸溶液调至无色,再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

3. 滴定操作:

用0.02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边滴定边摇动,直至出现稳定的砖红色沉淀

4. 空白试验:

用50mL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按相同步骤进行滴定

5. 结果计算:

氯离子含量(mg/kg) = [(V-V₀)×C×35.45×V₁×1000]/(m×V₂)

式中:V-样品滴定体积(mL);V₀-空白滴定体积(mL);C-硝酸银浓度(mol/L);V₁-浸提液总体积(mL);V₂-滴定分取体积(mL);m-样品质量(g)

特别说明

干扰消除:

1. 当样品含有硫化物时,需加入过氧化氢消除干扰

2. 高铁离子含量高于0.4mg时会使终点模糊,可加氢氧化铝悬浮液去除

3. 有机质含量高时,需用硫酸铝钾[KAl(SO₄)₂]絮凝去除

注意事项:

1. 浸提液温度应保持在20-25℃,温度变化会影响测定结果

2. 滴定应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进行,避免强光直射

3. 滴定速度应保持一致,接近终点时应逐滴加入

4. 样品溶液pH值必须控制在6.5-10.5范围内

方法替代:

当氯离子含量低于15mg/kg时,建议采用离子色谱法(HJ 889-2017)进行测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