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黏度标准物质
黏度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黏度标准物质

GBW13691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of Viscosity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70mL/瓶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见详情 {{inventory}} 常温储存 常温运输
黏度标准物质介绍:

浓度/纯度/标准值:定值温度℃ 运动黏度mm2/s Urel/%(k=2) 动力黏度mPa?s Urel/%(k=2)52.00 1.662×105 0.56 1.483×105 0.5858.00 1.098×105 9.766×104 64.00 7.376×104 6.538×104 70.00 5.055×104 4.465×104 76.00 3.524×104 3.102×104
使用注意事项:瓶盖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本标物从包装瓶中倒出后不可再装回原瓶中作为标准物质。若取样过程中产生气泡,可静置至气泡消失再进行测试。
特征形态:液态
主要分析方法:黏度基准装置
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规格:70mL/瓶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单位CAS备注
定值温度(℃)521.491×1050.58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589.784×1040.58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646.485×1040.58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704.386×1040.58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763.077×1040.58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521.680×1050.56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581.106×1050.56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647.356×1040.56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704.992×1040.56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763.515×1040.56运动黏度(mm2/s)

应用领域:能源类/石油产品,物理学与物理化学/黏度,物理学与物理化学/油品,仪器检定/校准用标准物质/仪器检定/校准用标准物质
保存条件:在23℃±5℃下密闭避光保存。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黏度标准物质

手机版:黏度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涉及黏度标准物质的国家标准解读
1. 《黏度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 规定旋转黏度计、振动黏度计、落球黏度计等八类仪器的测量方法,适用于0.3 mPa·s~1×10⁷ mPa·s范围的牛顿流体
标准物质关联: 明确要求使用经计量认证的标准黏度液对仪器进行校准(如硅油类、烃类标准物质)
量值溯源: 规定标准物质需符合JJG 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定值要求
2. GB/T 265-2021《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适用范围: 透明石油产品在40℃和100℃下的运动黏度测定,黏度范围0.6 mm²/s ~ 100,000 mm²/s
标准物质应用: 要求使用标准毛细管黏度计(符合JJG 155-2016检定规程)及标准黏度油(如NIST SRM 1600系列)进行仪器验证
校准要求: 毛细管黏度计需定期用标准黏度液校准,温度控制精度±0.01℃
3. JJG 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技术要求: 明确黏度标准物质需满足定值不确定度≤0.3%,均匀性检验通过F检验,稳定性监测周期≥1年
保存规范: 规定标准物质应避光保存于15-25℃环境,开封后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4. 《液体黏度的测定》
测量方法: 涵盖毛细管法、旋转法、落球法等五种方法
标准物质要求: 特别指出标准液需有明确剪切速率适用范围,非牛顿流体测量需使用专用标准物质
典型标准物质参数示例
特性值 硅油标准液 矿物油标准液
黏度范围 10~100,000 mPa·s 0.65~10,000 mm²/s
不确定度 ≤0.6% (k=2) ≤0.3% (k=2)
适用温度 -40~150℃ 20~100℃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