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单标 黏度标准物质
黏度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黏度标准物质

GBW13692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70mL/瓶 {{inventory}}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2/s 常温储存 常温运输

浓度/纯度/标准值:2/s
使用注意事项:瓶盖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本标物从包装瓶中倒出后不可再装回原瓶中作为标准物质。若取样过程中产生气泡,可静置至气泡消失再进行测试。
特征形态:液态
基体:
主要分析方法:黏度基准装置
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规格:70mL/瓶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 单位 CAS 备注
定值温度(℃)52 2.865×105 0.58 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58 2.276×105 0.58 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64 1.570×105 0.58 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70 1.151×105 0.58 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76 7.918×104 0.58 动力黏度(mPa·s)
定值温度(℃)52 3.204×105 0.56 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58 2.554×105 0.56 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64 1.768×105 0.56 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70 1.301×105 0.56 运动黏度(mm2/s)
定值温度(℃)76 8.977×104 0.56 运动黏度(mm2/s)

保存条件:能源类/石油产品,物理学与物理化学/黏度,物理学与物理化学/油品,仪器检定/校准用标准物质/仪器检定/校准用标准物质
保存条件:在23℃±5℃下密闭避光保存。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黏度标准物质相关标准解读

GB/T 265-2023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透明石油产品、原油及深色石油产品的运动黏度测定,覆盖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的阻力特性测量。
关联内容: 1. 规定了毛细管黏度计的使用方法(平氏逆流型)
2. 明确了恒温浴控温精度需达到±0.1℃
3. 包含动力黏度计算公式:η = ρ·ν(ρ为密度,ν为运动黏度)
关键参数: 测量温度范围:-60℃~100℃
重复性要求:同一操作者两次测定结果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GB/T 11137-2023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适用范围: 专门针对深色石油产品(如重质燃料油、渣油等)的运动黏度测定。
技术特点: 1. 采用逆流式黏度计设计,适应高黏度样品(40℃时可达20000 mm²/s)
2. 规定样品预处理要求(需通过0.18mm筛网过滤)
3. 包含温度修正系数计算方法
精度要求: 重复性:≤2.0%(100℃时测定值)
再现性:≤4.5%(不同实验室比对)

GB/T 10247-2023 《黏度测量方法通则》

框架性要求: 1. 分类黏度测量方法(毛细管法、旋转法、落球法等)
2. 规定标准物质选择原则(需覆盖被测样品黏度范围)
3. 提出温控系统校准要求(包括温度传感器精度和分布均匀性)
质量控制: 1. 要求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验证(推荐频率:每季度)
2. 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应优于测量系统不确定度的1/3
3. 包含黏度量值溯源体系要求
注:上述标准中涉及的黏度标准物质通常需满足以下特性:
1. 牛顿流体特性(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呈线性关系)
2. 化学稳定性(有效期一般≥3年)
3. 认证值扩展不确定度通常≤1.0%(k=2)
实际选用时应根据测量方法(毛细管法/旋转法等)选择对应类型的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客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