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菌素B/改良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的添加剂
-
萘啶酮酸2.25mg/改良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的添加剂
HB4114-20a | 见证书
-
多粘菌素B(E)
P-36E | 详见说明
-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斜面
BNCC364621 | 见详情
-
LB肉汤
BNCC372161 | 见详情
-
胰蛋白胨
BNCC385213 | 见详情
-
改良BBL肉汤
BNCC384680 | 见详情
-
白僵菌
BNCC111705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改良胰蛋白胨大豆琼脂的添加剂,每支添加于225ml改良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mTSB)中。
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的作用:
多粘菌素B或多粘菌素E为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具杀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的作用更为显著,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产气肠杆菌及肺炎杆菌等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多粘菌素B 2.25mg的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微生物效价测定法:以敏感菌株(如大肠杆菌ATCC 25922)为指示菌,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菌活性。
2. 微生物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5IU/ml,定量范围为1-50IU/ml。
2. 质控样品需包含低、中、高三个浓度(如0.2μg/ml、2μg/ml、20μg/ml)。
3. 微生物法需每日使用标准品校准抑菌圈直径与浓度的线性关系。
2. 色谱条件: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
3. 微生物法:琼脂厚度需严格控制在4mm±0.5mm,培养时间16-18小时(35±1℃)。
2. 检测废液需按危险化学品规范处理。
3. 生物样本检测需在采样后2小时内完成前处理,-80℃保存不超过30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