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CNA血琼脂/用于样品中革兰氏阳性菌的分离和鉴别培养
-
哥伦比亚CNA琼脂基础/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分离培养
HB0153 | 见证书
-
PEA琼脂/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分离培养
HB7035 | 见证书
-
哥伦比亚血琼脂基础
BNCC370516 | 见详情
-
沙氏琼脂培养基
BNCC370536 | 见详情
-
哥伦比亚培养基
BNCC373199 | 见详情
-
察氏琼脂
BNCC378257 | 见详情
-
哥伦比亚分枝杆菌
BNCC365076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三种易混淆哥伦比亚培养基,选购说明:
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营养丰富,一般用来做溶血实验或培养一些营养要求高的菌;
哥伦比亚琼脂平板:药典标准,通常会加入庆大霉素,用来分离梭菌;
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GB4789.11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标准,内含抗生素,用来分离溶血性链球菌。
用途:用于样品中革兰氏阳性菌的分离和鉴别培养。
添加剂:每瓶需配套添加6瓶1001339-1 脱纤维羊血使用。
成分(g/L)
检验原理:
胰酪蛋白胨、动物组织蛋白消化液、酵母提取物、牛肉提取物、淀粉提供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羊血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营养物质。在45~50℃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以保存血液中某些不耐热的生长因子,同时血球不被破坏。琼脂是凝固剂,多粘菌素B、萘啶酸能抑制杂菌生长。
注:培养基中含少量淀粉,若灭菌前未加热煮沸溶解,灭菌后冷却可能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哥伦比亚CNA血琼脂上的生长特征:
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添加5%无菌脱纤维羊血
3. 采用倾注法制备血琼脂平板,35±1℃需氧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形态及溶血特征[1]
2. 肺炎链球菌(ATCC 6305):α溶血特征清晰
3. 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生长受抑制
4. 质控菌株传代不得超过5次[1]
2. 血源添加温度:冷却至50±2℃时无菌操作加入
3. 倾注厚度:4-5mm均匀平板
4. 培养环境湿度:≥70%RH
5. 结果判读时间:培养后18-24小时初步观察,48小时最终确认[1]
2. 培养基保存条件:2-8℃倒置存放,有效期3个月
3. 含多粘菌素E(10mg/L)和萘啶酮酸(15mg/L)抑制革兰氏阴性菌
4. β溶血可能因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呈现非典型绿色环需复核鉴定[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