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培养基 MEI培养基/用于一步滤膜法显色检测或计数水中的肠球菌
MEI培养基/用于一步滤膜法显色检测或计数水中的肠球菌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MEI培养基/用于一步滤膜法显色检测或计数水中的肠球菌

HB8691 MEI Medium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00ml {{goodObj.date}} hopebio {{item.norm}} 详见说明 {{inventory}}
MEI培养基介绍:

用途:用于一步滤膜法显色检测或计数水中的肠球菌。

用法:

称取本品 72.0g,加热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分装三角瓶,每瓶200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至50℃左右时,每瓶加入4.8%萘啶酮酸溶液1ml(加入几滴0.1N NaOH溶液溶解)和0.4%TTC溶液1ml,混匀,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4.8%萘啶酮酸的配置:

称取4.8g萘啶酮酸干粉,加入少量纯化水和数滴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补充纯化水至100ml,过滤除菌或121℃高压灭菌15min。
0.4%TTC的配置:

称取0.4g TTC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过滤除菌。

MEI培养基上细菌菌落特征:

MEI培养基菌落示例

MEI培养基上粪肠球菌为绿色菌落;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被抑制。


MEI培养基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24-48小时。
注:回收率计算时,用TS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微生物灵敏度试验结果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MEI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中肠球菌的检测,包含滤膜法显色检测技术[2]
核心检测方法滤膜法与涂布法结合显色反应,使用MEI培养基分离肠球菌,通过特异性显色剂区分目标菌
检出限与定量限最低检出限为1 CFU/100ml,定量限为10 CFU/100ml(基于滤膜浓缩技术)
质控样品要求每批次需同步测试阳性对照(粪肠球菌ATCC 29212)和阴性对照(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
关键实验步骤① 样品过滤(0.45μm滤膜)
② 37℃培养48小时
③ 显色反应判定(蓝色菌落为阳性)
特别说明需严格控制培养温度±0.5℃,湿度>85%,防止七叶苷水解反应异常
《进出口食品中肠球菌检验方法》
适用范围进出口食品及原料中肠球菌检测,特别适用于水产品、乳制品的微生物安全评估[2]
核心检测方法双层琼脂培养法,MEI培养基作为选择性显色培养基,结合氧化酶试验确认
检出限与定量限检出限10 CFU/g,定量限50 CFU/g(样品预处理需包含均质稀释步骤)
质控样品要求每20个样品设置1个空白对照,使用标准菌株做3个平行梯度稀释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① 样品25g+225ml缓冲液均质
② 选择性增菌培养(36℃±1℃,18h)
③ 显色平板分离培养
特别说明高盐样品需额外增加冲洗步骤,避免氯化钠浓度影响七叶苷显色反应
ISO 7899-2000《水质 肠球菌检测与计数》
适用范围地表水、废水及饮用水肠球菌检测的国际通用方法[2]
核心检测方法膜过滤法结合MEI培养基,采用酶底物显色技术,培养时间缩短至24小时
检出限与定量限最低检出限0.1 CFU/ml,定量范围1-100 CFU/ml(需配备专业菌落计数器)
质控样品要求每批次需包含已知浓度的质控样品(50±5 CFU/ml)进行回收率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① 滤膜孔径0.45μm
② 41.5℃选择性培养
③ β-葡萄糖醛酸酶显色判定
特别说明假阳性率需控制在<5%,需配套MALDI-TOF质谱进行最终确认[2]
[2] 饮用水中肠球菌筛选培养基特异性的比较及检测标准评价_刘单单 [7]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标准-分析测试百科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