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单标 固体废弃物中总铬分析标准物质(HJ749-2015)
固体废弃物中总铬分析标准物质(HJ749-2015)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固体废弃物中总铬分析标准物质(HJ749-2015)

RMH-G130a Total chromium in solid waste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50克/瓶 {{goodObj.date}} 萘析精选 {{item.norm}} 见证书/固体废物/粉末 {{inventory}} 见证书 常温运输
量值基本信息:

编号

特性量

标准值(mg/kg

扩展不确定度(mg/kg

RMH-G130a

451

51

产品详细信息:

系列标准物质对固体废物总铬的研究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农业、地质、环保等领域相关分析测试中方法精密度评价、仪器校准及过程中质量控制。

一、样品制备

系列标准物质选择经筛查的含铬的固体废物为基体,在制备过程中经去杂质、粉碎高速混合等特殊均质化手段,经低温干燥后将样品在洁净室分装于聚乙烯瓶中Co60辐射灭菌避光保存。

二、特性量值及不确定度

编号

特性量

标准值(mg/kg

扩展不确定度(mg/kg

RMH-G130a

451

51

本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中主要考虑多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三、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随机抽取分装后的标准物质样品,按照行业标准HJ749-2015《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规定的电热板酸消解-分光光度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最小取样量为0.2g,并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系列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该标准物质自定值日期起,有效期暂定3年。研制单位将继续跟踪检测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有效期内如发现量值变化,将及时通知用户。

四、溯源性及定值方法

系列标准物质采用多实验室联合定值方式进行赋值。定值方法为电热板酸/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S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测定,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保证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溯源性。

五、包装、储存及使用

系列标准物质以聚乙烯瓶封装,每瓶50g 在避光、清洁、室温处保存;打开和使用过程中严格防止玷污。规定最小取样量为0.2g,使用时请不要低于该取样量。

本系列标准物质在标准HJ749-2015《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六、安全警示

该标准物质含有害粉尘物质,称量时防止静电。使用时应注意防护,戴口罩、手套,避免与口或直接与皮肤接触。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固体废弃物中总铬分析标准物质(HJ749-2015)

手机版:固体废弃物中总铬分析标准物质(HJ749-201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1. HJ 781-2016《固体废物 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标准名称HJ 781-2016
适用范围适用于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总铬及其他21种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消解体系为硝酸-盐酸混合酸。
检出限与定量限总铬检出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2.0 mg/kg。
质控样品要求每批次需包含空白样、平行样及加标回收样,平行样相对偏差应≤15%,回收率范围80%-120%。
关键实验步骤样品干燥粉碎→微波消解(温度180℃,时间30分钟)→定容过滤→ICP-OES分析(建议波长267.716 nm)。
特别说明消解过程需完全破坏有机物,避免残留碳干扰;高盐样品需稀释或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质效应。
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标准名称GB 5085.3-2007
适用范围用于危险废物浸出液中总铬的毒性鉴别,判定是否符合填埋或处置要求。
核心检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或ICP-OES,浸提方法采用醋酸缓冲溶液法(HJ/T 299)。
检出限与定量限FAAS法检出限为5 mg/kg,定量限为15 mg/kg。
质控样品要求每20个样品至少插入1个质控样,浸提空白铬含量需低于方法检出限。
关键实验步骤样品破碎过筛→浸提液制备(液固比10:1,振荡18小时)→过滤分析→结果比对限值(总铬限值15 mg/L)。
特别说明若检测值超过限值,需重复实验确认;六价铬与总铬需分别测定并明确毒性贡献。
3. HJ 766-2015《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微波消解》
标准名称HJ 766-2015
适用范围规定固体废物金属元素分析前的微波消解处理方法,涵盖总铬消解流程。
核心检测方法硝酸-氢氟酸混合消解体系,分阶段升温控制(最高200℃,持续20分钟)。
质控要求消解空白中铬含量≤0.1 mg/L,消解完全性通过观察消解液澄清度判定。
关键实验步骤样品称量(0.5 g±0.001 g)→加酸预反应→微波程序消解→冷却转移定容。
特别说明含硅酸盐样品需补加氢氟酸并二次消解;消解罐密封性直接影响实验安全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