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CC146318 | 见详情
BNCC336236 | 见详情
BNCC336748 | 见详情
BNCC336887 | 见详情
BNCC341625 | 见详情
BNCC345681 | 见详情
DQ0637-0001 | HPLC≥98%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CCEM501600 | >95%
B26419-25mg | HPLC≥98%
BNCC390891 | 见详情
BNCC390807 | 见详情
BNCC386927 | 见详情
BNCC388764 | 见详情
BNCC390801 | 见详情
注意:该价格为平板价格,斜面加100元,菌液加150元
产品中文名称:粉拟青霉
产品英文名称:Paecilomyces farinosus (Holmsk.) A.H.S. Br. & G. Sm.
参考用途:研究;教学
形态特性:小型丝状真菌,在综合 PDA 培养基上菌落明显,初期菌丝白色,密集旺盛,后产黄色孢子。
培养基:马铃薯浸粉:10.0g,葡萄糖:20.0g,KH2PO4:3.0g,MgSO4·7H2O:1.5g,硫胺素:0.008g,琼脂:15.0g,pH:6.0±0.2(25℃)
培养条件:28℃,10-15天,好氧
培养方法:①准备上述平板1-2块;②试管斜面表面消毒后,在安全柜中打开;③用无菌接种锄和接种铲切块(见附页),0.5×0.5cm2小正方形块;④将小正方形块平放至平板中心,琼脂表面上;⑤将平板正置于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菌种长出即可使用。
存储形式:-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定期移植法
提供形式:斜面;菌液;平板
备注:‖采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描述│在查氏培养基上培养7天时菌落直径为21.7毫米,培养14天时菌落直径为40.9毫米。菌落反面初为白色,随着成熟,从中心向外逐渐变成淡黄色;分生孢子梗一般较短,直径0.9-1.9微米,有时产自底层基质的菌丝较长,小梗轮生,瓶状末端通常较窄,直径0.24-0.49微米,长5.0-7.2微米,最宽部分直径1.1-1.3微米;分生孢子呈宽椭圆形或略梭形,光滑2.3-2.8×1.2-1.8微米,呈很短的链(仅达70微米),一般离散或缠结。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粉拟青霉
手机版:粉拟青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PCR扩增:使用ITS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鉴定。
2. 阴性对照:无菌培养基或健康植物样品;
3. 基质加标样品:需验证回收率≥70%。
2. 选择性培养基培养:28℃避光培养5-7天;
3. 核酸提取:CTAB法提取真菌DNA;
4. 电泳分析:验证PCR产物特异性。
2. 形态学鉴定需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
3. 检测报告需包含菌株保藏编号及鉴定图谱。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