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肌酸酐_60-27-5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肌酸酐

CCHM701127 Creatinine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60-27-5 10g {{goodObj.date}} CATO {{item.norm}} ≥95% {{inventory}}
肌酸酐介绍:


交货时间:10天
有效期:大于1年
结构式:
肌酸酐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肌酸酐

手机版:肌酸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解读(食品中肌酸酐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GB/T 22222-2008《食品中肌酸酐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肉制品、乳制品、血液制品等食品基质中肌酸酐含量的定量检测,覆盖浓度范围0.5-100 mg/kg
核心检测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 6.8),紫外检测波长235 nm
检出限与定量限方法检出限(LOD)0.2 mg/kg,定量限(LOQ)0.5 mg/kg(以信噪比≥3/10计)
质控样品要求要求每批次测试包含空白对照、平行样(≥10%样本量)、加标回收样(加标浓度与样品本底值相当),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5%
关键实验步骤1. 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
2. 离心后过0.22 μm滤膜
3. 色谱条件:柱温30℃,流速1.0 mL/min
4. 外标法定量(需每日校正标准曲线)
特别说明注意肌氨酸、肌酸等结构类似物的色谱分离度(要求分离度≥1.5);酸性样品需调节pH至6.0-7.0;建议使用内标物(如氨基马尿酸)提升定量准确性
行业标准WS/T 404.6-2015解读(临床肌酐检测参考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WS/T 404.6-2015《临床实验室检测项目参考方法 第6部分:血清肌酸酐测定》
适用范围临床实验室血清/血浆样本中肌酸酐的精准测定,适用于方法学验证及量值溯源
核心检测方法Jaffe速率法改良法,测定肌酸酐与苦味酸的碱性显色反应速率(主波长505 nm,副波长600 nm作背景校正)
检出限与定量限线性范围17.7-2655 μmol/L,最低检测浓度8.8 μmol/L(符合CLIA要求)
质控样品要求需同时检测2个浓度质控品(正常值及病理值),允许偏差≤±15%;每批检测需包含校准品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1. 样本预稀释(高值样本)
2. 37℃水浴反应(延迟时间30秒)
3. 双波长动力学检测(20-80秒反应区间)
4. 非线性校准模型验证
特别说明严格控制反应温度(±0.3℃);注意胆红素<342 μmol/L、血红蛋白<5 g/L时的干扰校正;校准品需溯源至IDMS参考方法
国家标准解读(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适用范围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检测(肌酸酐作为尿素酶法检测的衍生反应试剂)
核心检测方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肌酸酐作为显色反应的催化剂,检测波长697 nm
检出限与定量限氨的检出限0.2 μg/mL,定量下限0.5 μg/mL(对应采样体积10 L时检测范围0.05-0.8 mg/m³)
质控样品要求每批试剂需做空白吸收值(≤0.03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现场采样需做运输空白
关键实验步骤1. 样品经稀硫酸吸收液采集
2. 加入次氯酸钠-肌酸酐混合试剂显色
3. 37℃水浴30分钟
4. 比色测定时需扣除试剂空白
特别说明肌酸酐纯度要求≥99%,避免含有硫化物干扰;显色体系pH需控制在11.0-12.5;甲醛浓度>0.1 mg/m³时会产生正干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