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铜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GSB04-2403-8-2010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5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 铜中氧

    GSB04-2403-1-2008 | 见证书

  • 铜中氧

    GSB04-2403-2-2008 | 见证书

  • 铜中氧

    GSB04-2403-3-2008 | 见证书

  • 铜中氧

    GSB04-2403-5-2008 | 见证书

  • GSB04-2403-1-2008 3# | 见证书

  • GSB04-2403-4-2008 7# | 见证书

  • 铜粒

    H17293-25g | 99.9% metals basis,粒径<5mm

铜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O
GSB04-2403-8-20100.0376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

手机版: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铜相关检测标准解读
GB/T 5121.1-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5121.1-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铜含量≥99.80%的纯铜及铜合金中铜元素的测定,包括电解铜、无氧铜等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电解重量法:通过恒电流电解使铜在铂电极上沉积,称量电极增重计算铜含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LOD):0.01%
定量限(LOQ):0.05%(相对标准偏差≤5%)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带国家标准物质GBW02101/GBW02102
2. 平行双样测定相对偏差≤0.15%
3. 加标回收率控制在98.5%-101.5%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用硝酸溶解后蒸至近干
2. 调节电解液酸度至pH=1.5-2.0
3. 0.5A恒电流电解16小时
4. 铂电极洗涤干燥后称量
5. 残液用原子吸收法补测残余铜量
特别说明 电解过程需控制温度≤35℃,防止硝酸蒸气干扰。含银量>0.01%时需预先氯化银分离
GB/T 3884.1-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3884.1-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铜精矿(Cu含量15%-50%)及冶炼中间产品的铜含量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碘量法:试样酸解后,用碘化钾还原铜离子生成碘化亚铜沉淀,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的碘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LOD):0.05%
定量限(LOQ):0.15%(适用于≥15%含量样品)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20个样品插入GBW07162/GSO-3标准物质
2. 使用铜精矿管理样进行过程控制
3. 双样相对偏差≤0.3%
关键实验步骤 1. 盐酸-硝酸混合酸消解样品
2. 加氨水调节pH至3.0-4.0
3. 加入氟化氢铵掩蔽铁离子
4. 加入碘化钾溶液生成CuI沉淀
5.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
6. 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特别说明 含砷、锑量高时需溴水氧化处理。滴定温度需保持10-25℃,避免硫代硫酸钠分解
水质 铜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J 700-2014《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可溶性铜及总铜的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ICP-MS法:样品经酸消解后,铜离子在等离子体中电离,通过质荷比(m/z 63,65)定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LOD):0.0003 mg/L
定量限(LOQ):0.001 mg/L(使用碰撞反应池技术)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带GBW08607/GBW08608标准水样
2. 连续校准核查(CCC)每10个样品一次
3. 过程空白中铜含量≤LOQ
关键实验步骤 1. 总铜样品:硝酸-过氧化氢微波消解
2. 可溶性铜:0.45μm滤膜过滤后酸化保存
3. 加入铟(115In)作为内标物
4. 仪器优化:氧化物产率CeO/Ce≤1.5%
5. 选择碰撞模式消除ArNa+干扰
特别说明 高盐样品需稀释或使用耐高盐雾化器。海水样品需用氨水调节pH防止沉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