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无机类 纯品 GH130高温合金
GH130高温合金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GH130高温合金

NCS210077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5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GH130高温合金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NiTiAlB
NCS2100770.0380.190.280.0080.00514.2837.832.891.880.016
编号WCe
NCS2100775.870.106
产品特点简介:
原号:A16-1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GH130高温合金

手机版:GH130高温合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H130高温合金相关检测标准解读
GB/T 14992-2008《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适用范围 规范高温合金的分类、命名规则及牌号表示方法,适用于GH130等变形高温合金的牌号认证和质量控制。
核心检测方法 1. 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法(ICP-OES/AES)
2. 牌号符合性验证(比对标准成分范围)
检出限与定量限 元素检出限:0.0001%-0.01%(依据仪器精度)
定量限:≥0.001%(需用有证标准物质校准)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与GH130基体匹配的有证标准物质
2. 每批次检测插入2个平行质控样
3. 回收率要求:85%-115%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加工:避免表面污染
2. 酸消解:硝酸+氢氟酸混合体系
3. 仪器校准:标准曲线法(R²≥0.999)
4. 结果判定:元素含量需符合标准中GH130的限定范围
特别说明 重点关注Al、Ti、Cr、Mo等合金元素的含量控制,其偏差直接影响材料高温性能。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GH130在20℃~1200℃环境下的高温拉伸性能测试,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
核心检测方法 恒温拉伸试验(温度控制精度±3℃),应变速率0.00025-0.0025/s
检出限与定量限 不适用(力学性能测试无检出限概念)
质控样品要求 1. 同批次保留试样进行室温对比试验
2. 热电偶定期校准(误差<1℃)
3. 引伸计精度:±1μm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安装:确保轴向对中偏差≤5%
2. 温度平衡:保温时间≥10min
3. 数据采集:每秒不少于5个数据点
4. 断裂分析:记录断口位置形貌
特别说明 试验后需立即淬火保留高温组织,防止冷却过程中相变影响结果判定。
GB/T 2039-2012《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测定GH130在恒定温度和持续载荷下的蠕变断裂强度和蠕变速率。
核心检测方法 阶段加载法(通常测试温度≥700℃),持续时间100-3000小时
检出限与定量限 蠕变速率测量下限:1×10-8 mm/mm·h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同炉批次的参比试样
2. 载荷传感器半年校准(精度0.5级)
3. 温度均匀性:测试区温差≤±2℃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对中:同轴度误差<0.05mm
2. 初始载荷:施加≤10%目标载荷预紧
3. 变形监测:激光引伸计或高温引伸计
4. 终止条件:试样断裂或达到预定变形量
特别说明 试验中断需记录中断时间和温度变化曲线,恢复后延长50%保温时间再加载。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适用范围 GH130合金的晶粒度、析出相分布及高温氧化层显微结构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 金相显微镜法(100×-1000×)结合SEM/EDS相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显微组织尺寸分辨率:0.5μm(光学显微镜)
质控样品要求 1. 制备标准晶粒度比对试样
2. 每10个样品做1个复膜校验
3. 浸蚀液有效期验证(每周新配)
关键实验步骤 1. 取样方向:标明横向/纵向
2. 电解抛光:电压20V,时间15s(电解液:10%高氯酸酒精)
3. 浸蚀:混合酸(HNO3:HF=3:1)擦拭5-10s
4. 晶粒度评定:按GB/T 6394执行
特别说明 γ'相观察需采用深腐蚀技术,避免碳化物干扰判定。
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测定GH130合金棒材/丝材的剪切强度及扭转塑性。
核心检测方法 恒定速率扭转至断裂(速率范围6-180°/min)
检出限与定量限 扭矩测量精度:±1% (满量程)
质控样品要求 1. 同规格标准试样每月校准
2. 夹具同轴度校验(每周)
3. 环境温度控制:23±5℃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装夹:夹持段≥2倍直径
2. 预加载:5%预期断裂扭矩
3. 数据记录:每转1°记录扭矩值
4. 断裂分析:记录裂纹起始位置
特别说明 适用于直径≤10mm的丝材,粗晶材料需降低加载速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