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无机类 纯品 低合金钢(BS112128g)
低合金钢(BS112128g)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低合金钢(BS112128g)

YSBS112128g-2021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Φ38×27mm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低合金钢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NiCuTiMo
YSBS112128g-202112.20.20.060.0530.10.080.71.9
编号VPbAsZnNbBSnWNCa
YSBS112128g-20210.90.020.080.0070.50.050.420.005<0.001
编号BiSbZrAltAgLaCeTeTaCo
YSBS112128g-20210.020.60.20.6<0.001<0.0010.0050.0060.0050.01
编号
YSBS112128g-2021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低合金钢

手机版:低合金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4336-201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标准名称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标准号 GB/T 4336-2016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低合金钢中碳(C)、硅(Si)、锰(Mn)、磷(P)、硫(S)、铬(Cr)、镍(Ni)等15种元素的定量分析,元素含量范围覆盖0.005%~5.0%
核心检测方法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通过高压火花激发样品表面,测量各元素特征谱线强度,依据校准曲线计算元素含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 碳(C):检出限0.001%,定量限0.005%

• 硫(S):检出限0.0005%,定量限0.002%

• 磷(P):检出限0.002%,定量限0.005%

• 铬/镍等金属元素:检出限0.001%~0.003%

质控样品要求

• 需使用3个以上有证标准物质(CRM)建立校准曲线

• 标准物质化学成分需覆盖待测样品含量范围

• 每批测试需带标样验证,相对误差≤5%

• 样品表面需平整无氧化层,尺寸≥Φ20×15mm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铣床加工至Ra≤6.3μm光洁度

2.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物质建立元素校准曲线(R²≥0.999)

3. 预燃处理:30A电流预燃15秒去除表面污染

4. 激发测试:重复3次激发,取特征谱线强度平均值

5. 数据验证:每10个样品插入标准物质监控

特别说明

• 需监控氩气纯度(≥99.999%)和流量(5-15L/min)

• 异常结果需按GB/T 6379进行重复性限(r)验证

• 碳元素检测需专用紫外光学系统

• 标准物质需与样品有相同冶金工艺状态

GB/T 223.11-202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标准名称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标准号 GB/T 223.11-20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低合金钢中0.10%~35.00%铬含量的仲裁测定,特别是高铬合金钢的准确定量
核心检测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用过硫酸铵氧化铬至六价,以N-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 定量下限:0.10%(质量分数)

• 相对标准偏差(RSD):≤1.5%(铬含量>5%时)

质控样品要求

• 每批次需同步测定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物质铬含量需覆盖样品浓度范围

• 样品粒度需≤0.125mm(120目)

关键实验步骤

1. 酸溶解:王水溶解样品,高氯酸冒烟氧化

2. 氧化处理:加过硫酸铵煮沸氧化铬(III)→铬(VI)

3. 指示剂调节:加磷酸掩蔽铁离子,N-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指示

4. 滴定操作: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紫红色→亮绿色

5. 空白校正:同步进行试剂空白试验

特别说明

• 钒(V)会产生正干扰,需进行校正(1%钒≈0.34%铬)

• 含钨样品需用磷酸-氢氟酸混合酸分解碳化物

• 滴定温度需控制在15~25℃范围

GB/T 223.23-2021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标准名称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标准号 GB/T 223.23-20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低合金钢中0.010%~4.00%镍含量的测定,特别适合微量镍的精确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镍与丁二酮肟生成红色络合物,于53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检出限:0.001%(质量分数)

• 定量下限:0.010%(质量分数)

• 线性范围:0~100μg/50mL(符合比尔定律)

质控样品要求

• 每批次需测定2个不同含量的标准物质

• 标准物质需与样品基体匹配

• 样品需完全溶解,无碳化物残留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溶解:硝酸-盐酸混合酸分解,高氯酸冒烟

2. 显色反应:酒石酸掩蔽铁,碘溶液氧化,加丁二酮肟显色

3. 萃取分离:三氯甲烷萃取分离镍络合物

4. 光度测定:530nm波长测定吸光度

5. 标准曲线:同步制作0~100μg镍标准曲线

特别说明

• 铜(Cu)>0.2%时需加EDTA掩蔽

• 钴(Co)>0.5%时需增加丁二酮肟用量

• 显色后需在30分钟内完成测定

• 高硅样品需加氢氟酸助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