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中7种苯系物套标(5支/套)
-
甲醇中3种苯系物混标
BW06751 | 1000μg/mL
-
甲醇中3种苯系物混标
BW06752 | 100μg/mL
-
甲醇中3种苯系物混标
BW06753d | 见证书
-
甲醇中11种苯系物
秦境定制-甲醇中11种苯系物 | 不同浓度
-
甲醇中5种苯系物混标
RN-16739ESR | 50 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800μg/mL;1200μg/mL;2000μg/mL
-
甲醇中5种苯系物
BW0666 | 10μg/mL
-
甲醇
H17125-1 | 色谱级, ≥99.9%
-
乙腈中灭多威/灭多威肟混标/HJ 851-2017
NCS1603458-100B | 100μg/mL
-
正己烷中4种六六六和4种滴滴涕混标
NCS1603441-100E | 100μg/mL
-
水中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
NCSZ1603691-1-C2 | 25ug/L(稀释100倍)
-
甲醇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标样(甲醇中14种卤代烃)不同浓度(HJ620-2011)
BW08265d | 质控(0.4-40)μg/mL
-
甲醇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标样(甲醇中14种卤代烃)不同浓度(HJ620-2011)
BW08266d | 质控1μg/mL



本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测量仪器校准、分析方法评价和质量控制,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和农业等领域相应成分含量测定与残留检测。
一、 样品制备
本标准物质以纯度经准确定值的7种苯系物纯品为原料,以色谱级甲醇为溶剂,采用重量容量法准确配制而成。
二、 溯源性及定值方法
以配制值作为溶液标准物质浓度的标准值,制备的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对照样采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比对计算,核验配制值。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制备方法、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保证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性。
三、 特性值及不确定度
编号
组分
标准值
(μg/mL)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
BW08185
甲醇中7种苯系物混标
50
4
100
3
150
3
200
3
空白
/
标准值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原料纯度、称量、定容以及均匀性、稳定性等不确定度分量合成。
四、 均匀性检验及稳定性考察
依据JJF1343技术规范(等效ISO35指南),随机抽取分装后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溶液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检验结果表明:均匀性符合F检验规则,稳定性考察良好。
本标准物质量值自定值日期起,有效期为24个月,研制单位将继续跟踪监测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有效期内如发现量值变化,将及时通知用户。
五、包装、储存及使用
1.包装:本标准物质采用硼硅酸盐玻璃安瓿瓶包装,2mL/支,使用时需准确移取。
2.贮存及使用:(0-4℃)冷藏和避光条件下保存,启封前于室温(20±3)℃平衡,并充分摇匀,按需要准确移取。安瓿瓶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不可再次熔封后作为标准物质使用。
六、分析方法(仅供参考)
1.分析条件:
检测器:GC-FID
色谱柱:HP-INNOWax(60m×0.32mm×0.5μm)
流 量:1.2mL/min
进样口:200℃
检测器:250℃
柱 箱:45℃(5min),5℃/min→150℃
2.色谱图
序列
名称
CAS
1
苯
71-43-2
2
甲苯
108-88-3
3
乙苯
100-41-4
4
对二甲苯
106-42-3
5
间二甲苯
108-38-3
6
邻二甲苯
95-47-6
7
苯乙烯
100-42-5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甲醇中7种苯系物套标(5支/套)
手机版:甲醇中7种苯系物套标(5支/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气相色谱分离:DB-624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
3. FID检测器定量分析
其他苯系物:0.004mg/L(检出限),0.016mg/L(定量限)
2. 至少10%平行样测定
3. 每20个样品带一个标准曲线中间点核查
4. 加标回收率控制在80%-120%
2. 添加2g氯化钠,立即密封
3. 60℃恒温平衡30min
4. 顶空进样器进样量1.0mL
5. 气相色谱条件:进样口200℃,检测器250℃
6. 程序升温:初始40℃保持4min,以10℃/min升至180℃
2. 样品需现采现测,否则需4℃避光保存
3. 高氯离子水样需增加氯化钠用量
4. 含余氯样品需添加抗坏血酸去除
2. 毛细管柱分离:FFAP色谱柱
3. FID检测器检测
2.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
3. 连续分析时每10个样品带质控样
2. 进样量1μL,分流比10:1
3. 色谱条件:进样口200℃,检测器280℃
4. 程序升温:初始40℃保持5min,以5℃/min升至140℃
2. 高浓度样品需改用大口径毛细管柱
3. 需定期更换进样口衬管和切割色谱柱
2. 热脱附:180℃脱附2min
3. GC-MS分析:DB-624色谱柱分离
定量限0.32~1.20μg/L
2. 内标物响应变化≤30%
3. 替代物回收率70%-130%
2. 吹扫温度40℃,捕集阱低温吸附
3. 色谱条件:初始35℃保持5min
4. 质谱扫描范围35~270amu
2. 含颗粒物样品需经0.45μm滤膜过滤
3. 高含量样品需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