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无机类 混标 4种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锰钡钒锶(Mn,Ba,V,Sr)(HJ974-2018)
4种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锰钡钒锶(Mn,Ba,V,Sr)(HJ974-2018)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4种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锰钡钒锶(Mn,Ba,V,Sr)(HJ974-2018)

SDS1300406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0mL {{goodObj.date}} 山冶 {{item.norm}} 10(µg/mL) {{inventory}}
4种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锰钡钒锶(Mn,Ba,V,Sr)(HJ974-2018)介绍:

介质:2% HNO3
组分浓度
-10(µg/mL)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4种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锰钡钒锶(Mn,Ba,V,Sr)(HJ974-2018)

手机版:4种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锰钡钒锶(Mn,Ba,V,Sr)(HJ974-2018)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商城编码 产品名称 标准值 规格 CAS号 有效期 库存 标准价 数量 操作
见证书/土壤/粉末
50克/瓶
2027-08-01
≥10
580
见证书/土壤/粉末
50克/瓶
2027-08-01
≥10
580
见证书/土壤/粉末
50克/瓶
2027-08-01
≥10
580
见证书/土壤/粉末
50克/瓶
2028-04-01
≥10
1380
见证书/土壤/粉末
40克/瓶
2028-06-01
≥10
1080
见证书/河流沉积物/粉末
40克/瓶
2028-06-01
≥10
1080
见证书/土壤/粉末
40克/瓶
2028-10-30
≥10
880
见证书/土壤/粉末
50克/瓶
2026-06-01
≥10
1380
见证书/河流沉积物/粉末
40克/瓶
2028-06-01
≥10
1080
见证书/土壤/粉末
40克/瓶
2026-10-01
≥10
1080
见证书/河流沉积物/粉末
40克/瓶
2028-06-01
≥10
1080
见证书
50g/瓶
2028-11-09
≥10
1050
10(µg/mL)
50mL
2026-10-30
≥10
168
不同浓度
50mL
2026-10-30
≥10
252
见证书/土壤/粉末
50克/瓶
2026-06-01
≥10
1380
11组分
100mL*3
2027-03-03
6
600
见证书/土壤/粉末
40克/瓶
2028-06-01
≥10
1080
10(µg/mL)
20mL
2026-10-30
≥10
140
10(µg/mL)
250mL
2026-10-30
≥10
672
查看更多 HJ 974-2018 的产品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J 974-2018《水质 乙腈和丙烯腈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乙腈和丙烯腈的测定。标准物质锰(Mn)、钡(Ba)、钒(V)、锶(Sr)混合溶液用于建立特定金属元素的校准曲线,但需注意本标准主要针对有机化合物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水样中的目标化合物经高纯氦气吹扫富集于捕集管,热脱附后进入气相色谱系统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用于设备状态验证和辅助校准。

检出限与定量限

乙腈检出限:0.02 mg/L,定量限:0.08 mg/L
丙烯腈检出限:0.01 mg/L,定量限:0.04 mg/L
(注:金属元素需参考对应金属检测标准)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带空白样(实验用水+同批试剂)
2. 校准曲线相关系数≥0.995
3. 每20个样品插入1个平行样,相对偏差≤25%
4. 每批样品需带基体加标样,回收率70%-130%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预处理:取40mL水样加入专用吹扫瓶,添加5μL内标(氟苯)
2. 吹扫捕集:氦气流量40mL/min吹扫11min,捕集管温度30℃
3. 热脱附:225℃脱附4min,传输线温度120℃
4. 气相色谱条件:DB-624色谱柱(30m×0.32mm×1.8μm),程序升温(35℃→220℃)
5. 标准曲线:使用锰钡钒锶混合标准溶液建立金属响应曲线(需配套ICP-MS使用)

特别说明

1. 锰钡钒锶混合标准溶液需按HJ 974-2018附录B要求进行稀释
2. 当检测金属元素时需配合使用ICP-MS(参考HJ 700-2014
3. 丙烯腈易光解,采样后需24h内完成分析
4. 高氯离子样品(>1000mg/L)需减少取样量防止捕集管过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