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有机类 混标 乙二醇中8种混标
乙二醇中8种混标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乙二醇中8种混标

SDS1400208P-Ⅱ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2mL {{goodObj.date}} 山冶 {{item.norm}} 0.0001 {{inventory}}
乙二醇中8种混标介绍:

介质:乙二醇
组分浓度
1,2-丁二醇/584-03-20.0001
1,2-丙二醇/57-55-60.0001
1,2-己二醇/ 6920-22-50.0001
1,3-二氧杂烷-2-甲醇/5694-68-80.0001
1,4-丁二醇/110-63-40.0001
三乙二醇/112-27-60.0001
二乙二醇/111-46-60.0001
碳酸乙烯酯/96-49-10.0001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乙二醇中8种混标

手机版:乙二醇中8种混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工业用乙二醇中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4571.3-2008《工业用乙二醇中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用乙二醇中二乙二醇(DEG)和三乙二醇(TEG)的定量分析,检测浓度范围0.01%~0.50%(质量分数)
核心检测方法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FID)。采用极性色谱柱(如PEG-20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外标法定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二乙二醇检出限:0.003%
三乙二醇检出限:0.005%
定量下限:0.01%(质量分数)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带空白对照(纯乙二醇)
2. 每10个样品插入1个已知浓度标准物质
3. 加标回收率控制在85%~115%
4. 相对标准偏差(RSD)≤5%
关键实验步骤 1. 色谱条件:柱温150℃→230℃(5℃/min),进样口250℃,检测器280℃
2. 样品前处理:乙二醇样品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
3. 校准:使用8种混标建立DEG/TEG校准曲线(R²≥0.999)
4. 进样量:1μL分流进样(分流比50:1)
特别说明 1. 需监控色谱柱流失,基线波动需立即更换色谱柱
2. 乙二醇基质效应显著,必须采用基质匹配标准品
3. 三乙二醇响应值较低,需单独优化检测器参数
工业用精制乙二醇试验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32116-2015《工业用精制乙二醇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精制乙二醇中8种关键杂质(包括醛类、酸类及二甘醇等)的系统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 综合分析法:气相色谱法(主成分)+离子色谱法(阴离子)+紫外分光光度法(醛类)
检出限与定量限 乙醛:0.2mg/kg
甲酸:0.5mg/kg
氯离子:0.1mg/kg
铁离子:0.05mg/kg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进行全程空白和平行样测试
2. 8种混标需覆盖全部目标物浓度范围
3. 实施保留时间窗口锁定(±0.05min)
4. 校准曲线每月重新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保存:-20℃避光储存,7日内完成测试
2. 醛类衍生化:与DNPH反应生成腙类化合物
3. 系统适应性:理论塔板数≥5000,分离度≥1.5
4. 定量方法:多点外标法(至少5个浓度点)
特别说明 1. 乙二醇易氧化,取样过程需充氮保护
2. 醛类检测需严格控制衍生化反应时间(30±2min)
3. 不同杂质检测需切换不同前处理方法
HG/T 4648-2014 电子级乙二醇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G/T 4648-2014《电子级乙二醇》
适用范围 电子工业用高纯度乙二醇中8种金属离子(Na、K、Ca、Fe等)及颗粒物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结合激光粒度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金属离子:0.01~0.1μg/kg
颗粒物(≥0.5μm):10个/mL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NIST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
2. 每样品重复测定3次
3. 加标回收率:85%~110%
4. 空白值低于方法检出限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前处理:微波消解(硝酸+过氧化氢体系)
2. 仪器参数:RF功率1500W,载气流速0.8L/min
3. 内标选择:铑(Rh)作为内标元素
4. 颗粒检测:在线过滤后激光粒度分析
特别说明 1. 需在百级洁净室操作防止环境污染
2. 所有容器需经王水浸泡处理
3. 测试过程需监控内标响应稳定性(RSD≤3%)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