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介孔二氧化硅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标准物质
介孔二氧化硅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介孔二氧化硅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标准物质

GBW13909 CRMs for Specific Surface Area, Total Pore Volume and Pore Diameter of Mesoporous SiO2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每瓶5g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比表面积(m2/g):492 ± 15;总孔容(cm3/g):0.793 ± 0.024;平均孔径(nm):6.47 ± 0.13;BJH最可几孔径(nm):5.51 ± 0.11 {{inventory}} 常温储存 常温运输
介孔二氧化硅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标准物质介绍:

浓度/纯度/标准值:比表面积(m2/g):492 ± 15;总孔容(cm3/g):0.793 ± 0.024;平均孔径(nm):6.47 ± 0.13;BJH最可几孔径(nm):5.51 ± 0.11
使用注意事项:本标准物质在分析测量前应进行前处理,即200℃下真空脱气至少5小时、并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再使用。样品不能重复使用。
特征形态:固态
主要分析方法: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法#
规格:每瓶5g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不确定度单位CAS备注
总孔容0.8060.021cm3/g
比表面积51115m2/g
平均孔径6.310.10nm
BJH最可几孔径5.370.08nm

应用领域:工程技术及高聚物/表面积及微孔特性
保存条件: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室温环境中,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包装瓶的完整。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介孔二氧化硅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标准物质

手机版:介孔二氧化硅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相关标准解读(按相关度排序)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体材料比表面积》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介孔材料(孔径2-50 nm)的比表面积测定,覆盖0.1-1000 m²/g范围,包含介孔二氧化硅的表征。
关键技术:
• 要求使用87 K液氮环境下的氮气吸附等温线
• 明确BET理论适用范围(C值判定)
• 规定相对压力范围0.05-0.3之间的数据采集点
检出限与精度:
• 最低检出比表面积0.1 m²/g
• 重复性要求≤3% RSD
• 标准物质验证偏差应<±5%
GB/T 21650.3-2008《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3部分:气体吸附法分析微孔》
适用范围: 专为介孔材料孔径分析设计,明确包含BJH法和DH法的应用规范。
核心参数:
• 孔径测量范围1.7-300 nm(覆盖介孔全区间)
• 总孔容测定精度要求±0.02 cm³/g
• 规定脱气预处理条件(温度150℃±5℃,时间≥6h)
数据验证:
要求使用经认证的介孔二氧化硅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标准物质参数应包括:
• 比表面积标称值±3%
• 最可几孔径偏差≤0.5 nm
• 孔容不确定度<0.02 cm³/g
GB/T 21650.2-2008《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2部分:气体吸附法分析介孔和大孔》
方法对比:
与GB/T 21650.3形成方法互补,重点规定:
• 介孔段(2-50 nm)的吸附-脱附回滞环分析
• 不同孔型(墨水瓶孔、狭缝孔等)的判定标准
• 多重吸附层厚度计算模型选择原则
质控要求:
• 标准物质验证周期≤6个月
• 仪器空白值要求<0.5 cm³/g STP
• 孔径分布重复性误差≤5%
注:标准物质应选择通过CNAS认证的参照物质,典型技术指标包括比表面积(如300±15 m²/g)、最可几孔径(如3.8±0.2 nm)、总孔容(如0.65±0.03 cm³/g)等参数,需提供可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的证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