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标准菌株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

CICC 10785G Escherichia coli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见证书 {{goodObj.date}} CICC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介绍:

  • 平台资源号:1511C0005000010406
  • 菌株保藏编号:CICC 10785G
  • 中文名称:大肠埃希氏菌
  • 拉丁名称:Escherichia coli
  • 曾用名:大肠杆菌
  • 模式菌株: 否
  • 来源历史:←CICC自行分离
  • 收藏时间:2013-10-24
  • 原始编号:BontF
  • 特征特性:目的基因(肉毒梭菌F型毒素基因)克隆到PUC57载体上,克隆位点为SmaI,载体长度为2.7kb,载体标记为抗氨苄(抗Ampicillin)。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宿主菌DH5a。Genbank序列接受号:KF789463。
  • 参考用途:含肉毒梭菌F型毒素基因(Clostridium 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F gene),用于肉毒梭菌PCR检测阳性对照。可作为GB 4789.12-2016《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阳性对照菌株。
  • 基因元器件:PUC57载体质粒,含肉毒梭菌F型毒素基因。
  •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 致病对象:无

说明书下载: 菌种说明书    打管说明书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培养条件:

  • 培养基:0033 LB培养基
  • 蛋白胨10.0 g
    酵母浸粉 5.0 g
    NaCl  10.0 g
    琼脂15.0 g
    蒸馏水     1000.0 mL
    pH7.0

    以上成分121℃,灭菌15 min。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推荐使用成品培养基。
  • 培养温度:37℃
  • 需氧类型:好氧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参考文献: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

    手机版: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CICC 10785G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商城编码 产品名称 标准值 规格 CAS号 有效期 库存 标准价 数量 操作
    见证书
    见证书
    0
    1200
    见证书
    见证书
    0
    1200
    见证书
    见证书
    0
    1200
    见证书
    见证书
    0
    18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定性检测[2]。
    核心检测方法
    包括增菌培养、选择性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学试验及毒力基因PCR检测,重点通过基因扩增技术确认致泻特性[2]。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25g/mL样品中检出1个目标菌,未明确定量限要求。
    质控样品要求
    需同步进行阳性对照(已知致泻菌株)和阴性对照(无菌生理盐水),每批次实验需包含培养基无菌性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前处理:无菌均质后加入缓冲蛋白胨水增菌;
    2. 选择性分离:使用MAC和CT-SMAC琼脂平板;
    3. 生化鉴定:吲哚试验、尿素酶试验等;
    4. 血清分型:O抗原和H抗原鉴定;
    5. 毒力基因检测:stx1/stx2等基因PCR扩增。
    特别说明
    本方法不适用于已受防腐剂或热处理导致菌体死亡的样品检测,需结合流行病学数据综合判断结果[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定量检测,第二法(平板计数法)不适用于贝类产品[10]。
    核心检测方法
    1. 第一法:MPN法,基于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检测;
    2. 第二法:VRB-MUG平板直接计数法。
    检出限与定量限
    MPN法检出限为3.0 CFU/g,定量范围10-1000 CFU/g;平板法最低检测限1 CFU/g。
    质控样品要求
    每批次需使用标准菌株(如ATCC 25922)进行阳性对照,并设置空白培养基对照。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稀释:梯度稀释至适宜浓度;
    2. 培养条件:44.5℃±0.5℃水浴培养24h±2h;
    3. 结果判读:MPN法观察产气情况,平板法观察荧光反应。
    特别说明
    贝类样品因存在天然菌群干扰,必须使用MPN法检测[10]。
    水质 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检测,检测周期缩短至18-28小时。
    核心检测方法
    酶底物法:通过检测β-D-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结合显色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最低检出浓度为1 MPN/100mL,定量范围1-200 MPN/100mL。
    质控样品要求
    每批次检测需包含阴性控制(无菌水)和阳性控制(已知浓度菌悬液)。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过滤:使用孔径0.45μm滤膜;
    2. 酶反应:37℃±1℃培养;
    3. 结果读取:比色法判定阳性反应。
    特别说明
    高浊度样品需预先静置沉淀,避免悬浮物干扰检测结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