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生物指示物 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7953芽胞悬液
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7953芽胞悬液  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7953芽胞悬液

CICC A0040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mL/瓶 {{goodObj.date}} CICC {{item.norm}} 芽胞含量:106CFU/mL {{inventory}}
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7953芽胞悬液 介绍:
  • 产品编号:CICC A0040
  • 中文名称: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7953芽胞悬液
  • 拉丁名称:
  • 参考值:芽胞含量:106CFU/mL
  • 特性:定量
  • 具体用途:湿热灭菌、气态H2O2等灭菌效果的验证和评价以及染菌载体制备等。
  • 规格:10mL/瓶
  • 单位:支
  • 保存温度:2℃~8℃
  • 总效期:12个月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 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等对灭菌设备的验证,尤其针对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7953芽孢作为生物指示剂的抗力检测[1][10]。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生物指示剂法:将含菌量为5×10⁵~5×10⁶ CFU/片的芽孢菌片置于灭菌器内,通过培养后观察存活情况。检测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蛋白胨水,灭菌后菌片培养56℃ 48小时,颜色变化判定结果[10]。
检出限与定量限
抗力指标要求:121℃±0.5℃条件下,存活时间≥3.9min,杀灭时间≤19min,D值(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为1.3~1.9min[1]。
质控样品要求
芽孢悬液的染菌量需严格控制在5×10⁵~5×10⁶ CFU/片,且需验证其D值符合标准范围。菌株应确保为ATCC 7953标准株,避免不同菌落形态(如粗糙型/光滑型)导致的抗力差异[1][7]。
关键实验步骤
1. 菌片放置:置于灭菌包中心或灭菌器规定位置;
2. 灭菌处理:按预设温度(121℃)和时间操作;
3. 培养观察:灭菌后菌片接种至培养基,55~56℃培养24~48小时,颜色变黄表示灭菌失败[7][10]。
特别说明
芽孢抗力受培养条件(如培养基成分、Mn²⁺浓度)显著影响,制备时需严格控制菌株形态与培养参数。同一菌株不同批次可能存在抗力波动,需定期校验[1][3]。
行业标准 解读
适用范围
针对医疗保健产品湿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的技术要求,明确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7953作为标准菌株的应用场景[1][3]。
核心检测方法
通过定量悬浮试验验证芽孢悬液的灭菌耐受性,要求灭菌后无存活菌检出(杀灭对数值≥6.0)[3]。
检出限与定量限
初始污染菌量需≥1×10⁶ CFU/批次,灭菌后存活菌数≤1×10⁻⁶ CFU/单位,确保灭菌过程有效性[3]。
质控样品要求
生物指示剂需标明D值、Z值及有效期,每批次需提供抗力性能测试报告,且保存条件需符合4℃以下避光存储[3][7]。
关键实验步骤
1. 灭菌参数验证:需在满载条件下测试灭菌器的温度均匀性;
2. 抗力测试:采用 fractional阴性培养法确定D值;
3. 结果判定:培养后无菌生长视为灭菌合格[3][10]。
特别说明
该标准强调生物指示剂与物理/化学监测手段的联合使用,且需定期进行灭菌设备的生物挑战性测试,确保灭菌工艺稳定性[3]。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