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培养基 孟加拉红琼脂/用于食品中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
孟加拉红琼脂/用于食品中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孟加拉红琼脂/用于食品中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

HB0237-2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50g {{inventory}} {{goodObj.date}} hopebio {{item.norm}} 详见说明
  • 孟加拉红

    BePure-26998-10mg | 见证书

  • 琼脂

    R033567-250g | BR

  • 琼脂

    R003216-100g | 700-900 g/cm2

  • 琼脂

    R003216-20g | 700-900 g/cm2

  • 琼脂

    S52715-25g | 灰分ash ≤5.0%,High gel strength(1000-1200 g/cm2)

  • 琼脂

    V32652-100g | 用于分子生物学, 用于细菌和酵母培养

用途:用于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成分(g/L)

蛋白胨 5.0
葡萄糖 10.0
磷酸二氢钾 1.0
硫酸镁 0.5
琼脂 20.0
孟加拉红 0.033
氯霉素 0.1

检验原理
蛋白胨在培养基中作为营养物质提供菌体生长所需氮源等;葡萄糖作为能源;磷酸盐作为缓冲剂;镁盐促进菌体细胞的生长;孟加拉红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也可限制繁殖快的霉菌菌落的大小和高度,此外还作为着色剂,霉菌或酵母菌吸收后便于菌落的观察;氯霉素为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琼脂作为凝固剂。

用法

称取本品 36.6g, 加热溶解于 1000ml 纯化水中, 分装三角瓶, 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特征:

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特征

孟加拉红培养基原理及现象:9554.htm

孟加拉红琼脂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28±1℃需氧培养120小时。
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包括粮食、乳制品、调味品、饮料、罐头等食品类别。特别适用于番茄制品(如番茄酱、番茄汁)的霉菌计数[3][4]。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稀释平板法,样品经均质处理后进行梯度稀释,接种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部分情况下(如番茄制品)推荐使用表面涂布法以提高检出率[3][4][6]。
检出限与定量限 定量限为10 CFU/g(mL),检出限为1 CFU/g(mL)。当霉菌菌落蔓延覆盖平板1/2面积时,需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校正计算[3]。
质控样品要求 需同步进行空白对照试验,培养基应通过标准菌株(如黑曲霉ATCC 16404)验证。每批培养基需记录质控菌株的生长特征[3][4]。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处理:使用拍击式均质器或均质袋制备1:10样品匀液
2. 培养基制备:孟加拉红琼脂需添加氯霉素(0.1g/L)抑制细菌,pH 5.6±0.2
3. 培养条件:28±1℃需氧培养5天,每日观察菌落生长[3][4][6]
特别说明 1. 培养基颜色异常(如灭菌后呈紫色)需按GB 4789.28-2013进行质量验证
2. 当酵母为优势菌群时,建议结合MEGA培养基进行验证性检测
3. 高盐察氏琼脂已废止,不得与孟加拉红琼脂混合使用[3][4][6]
[3] GB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4] 孟加拉红琼脂的主要成分与运用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 [6] 孟加拉红琼脂颜色问题- Powered by Discuz!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客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