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珠菌种保存管(50支)/用于菌种保存(瓷珠法)
-
肌醇(GB105)
GB105 | 详见说明
-
瓷珠菌种保存管(20支)/用于菌种保存(瓷珠法)
HBPT001-2 | 见证书
-
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5支)
BNCC340984 | 见详情
-
菌种专属保藏服务
BNCC340985 | 见详情
-
代做冻存管服务(5支)
BNCC357741 | 见详情
-
磁珠管定制服务(5支)
BNCC362456 | 见详情
-
烟管菌
BNCC150950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瓷珠菌种保存管由冷冻管、瓷珠和冷冻保存液组成,主要用于菌种保存、复苏和运输。相对于传统的菌种保藏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1、操作简单方便:挑取细菌新鲜纯培养物,接入菌种保存管。
2、菌种保存快速:内含天然的多孔瓷珠,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及保存。冷冻保存液使菌株免受溶液和冰晶影响。混匀后,吸出冷冻保存液。
3、包装物体积小:1.8ml冷冻管。
4、菌种保存时间长:特殊材料制成的冷冻管,密封性能及耐低温性能极好。2-8℃可保存6个月;-20℃可保存12个月;-80℃可保存24个月。
青岛海博瓷珠菌种保存管全面介绍:
瓷珠菌种保存法操作视频:
瓷珠菌种保存管视频-菌种保存与复苏:
菌种保存流程
菌种复苏流程
瓷珠菌种保存管的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0-35℃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和试剂的质控,包含菌种保存相关技术要求。该标准明确建议菌种长期冷冻保存温度应≤-70℃[4]。
要求保存菌种需通过菌悬液制备、瓷珠吸附、梯度冷冻等步骤,确保菌株活性。保存前需验证菌悬液浓度(如麦氏比浊法)[4]。
明确温度与保存时间关系:-20℃保存≤1年,-70℃以下可保存≥2年。需每半年进行活力检测及纯度验证[4]。
保存菌种须为纯培养物,禁止混合菌株。每批次需设置阳性对照菌株,保存前后均需进行生化鉴定[4][5]。
1. 菌悬液制备:刮取18-24h新鲜菌苔配制3-4麦氏浊度菌液
2. 瓷珠吸附:轻柔颠倒混匀避免起泡
3. 梯度冷冻:先-20℃预冷2h再转-70℃长期保存[4][8]
1. 酵母菌需培养3天,霉菌需培养7天形成孢子后保存
2. 苛养菌需添加特殊保护剂
3. 禁止反复冻融,解冻后菌悬液需一次性用完[4][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