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麦氏细菌浊度标准物质
麦氏细菌浊度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麦氏细菌浊度标准物质

GBW09293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每瓶5mL {{inventory}}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麦氏细菌浊度标准物质介绍:


使用注意事项:在湿度低于70%RH的环境下,取出全套标准物质并恢复至室温(20±5)℃,用纸巾蘸取75%酒精清洁并擦净管壁以确保管壁无污渍,随后缓慢上下颠倒摇匀20次;②归零:使用0 MCF的麦氏标准溶液进行归零;③测量:对麦氏细菌浊度标准物质进行测量。④如需从玻璃管中取出标准物质进行测量,请确保样品充分混匀。0 MCF麦氏细菌浊度标准物质的配制:取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经孔径为0.1 μm(或0.2 μm)微孔滤膜反复过滤2次以上,其细菌浊度值≤0.01。
特征形态:液态
基体:
主要分析方法:按照NCCLS规定和国际公认的配制方法制备,其配比的浊度值即为国际公认标准值
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规格:每瓶5mL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 不确定度 单位 CAS 备注
麦氏细菌浊度 0.50 0.07 麦氏单位(MCF)

保存条件:临床\卫生及法医/微生物,临床\卫生及法医/临床检验,仪器检定/校准用标准物质/仪器检定/校准用标准物质
保存条件:采用冰袋运输,收到后请于4℃冷藏保存。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麦氏细菌浊度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国家标准 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浊度检测)

标准名称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验中的浊度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饮用水、水源水及水处理过程中浊度的实验室比对与质量控制
核心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波长600nm)与麦氏浊度标准物质比浊法并行验证
检出限与定量限最低检出浊度0.5 NTU,定量范围1-40 NTU(需二次稀释高浓度样品)
质控样品要求每批次需包含阴性对照(无菌水)和3个梯度浊度标准(5/20/40 NTU)
关键实验步骤①比色管预处理;②标准曲线建立(需≥5个浓度点);③样品震荡混匀后立即读数;④数据取三次测量平均值
特别说明规定浊度检测需在采样后6小时内完成,超过时效需记录保存条件

行业标准 WS/T 683-2020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浊度应用)

标准名称WS/T 683-2020 微生物药敏试验中菌液浓度浊度校准规范
适用范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时的菌悬液浓度标定
核心检测方法麦氏比浊法为主,要求配套使用国际认证的浊度标准物质
检出限与定量限0.5-4.0 McFarland单位,分辨率需达到0.1单位
质控样品要求每日检测前需用0.5/1.0/3.0 McFarland标准物质进行三点校准
关键实验步骤①混匀器震荡>15秒;②比浊管轴向垂直放置;③环境光照度<500 lux;④读取时间窗控制在30-60秒
特别说明规定标准浊度管开封后有效期缩短至6个月,且不得冷冻保存

《中国药典》2020年版 通则 1106 比浊法规范

标准名称药品微生物检查用标准浊度液制备与使用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药品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菌悬液浓度标定
核心检测方法规定需同时使用浊度仪和菌落计数法进行双重复核
检出限与定量限要求浊度仪分辨率达到0.01 Abs,检测范围覆盖0.1-0.8 Abs(对应0.5-4.0 McFarland)
质控样品要求每季度需使用ATCC 25922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制备验证样品
关键实验步骤①比色杯光程验证;②温度补偿功能启用(20-25℃);③仪器预热>30分钟;④测量前去除气泡干扰
特别说明明确浊度标准物质需溯源至国家计量院颁发的标准物质证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客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