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黑附球菌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黑附球菌

BNCC119060 Epicoccum nigrum Link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斜面;菌液;平板 {{goodObj.date}} 北纳生物/BNCC {{item.norm}} 见详情 {{inventory}}
黑附球菌介绍:

注意:该价格为平板价格,斜面加100元,菌液加150元
产品中文名称:黑附球菌
产品英文名称:Epicoccum nigrum Link
参考用途:/
形态特性:小型丝状真菌,在综合 PDA 培养基上菌落明显,菌落平展,棉絮状,初期白色,后期粉红色、红色、黄褐色或灰褐色,有时在一个菌落上可以同时产生几种颜色,向平板边缘蔓延生长,培养基背面淡黄色。
培养基:马铃薯浸粉:10.0g,葡萄糖:20.0g,KH2PO4:3.0g,MgSO4·7H2O:1.5g,硫胺素:0.008g,琼脂:15.0g,pH:6.0±0.2(25℃)
培养条件:28℃,5-7天,好氧
培养方法:①准备90mm固体平板1个,接种铲、接种锄各一个;②接种铲、接种锄火焰灼烧,冷却备用;③斜面外壁消毒后,在无菌环境下打开,先用接种锄,再用接种铲切块;④接种铲将菌块挑起,放至平板琼脂表面上,盖好平板;⑤将平板正置于霉菌培养箱,按上述条件培养,禁止封口膜密封,平板基本长满即可使用。
存储形式:-80℃
提供形式:斜面;菌液;平板
备注:‖采集地│陕西秦岭‖描述│分生孢子座深色,垫状,大小变异大,分生孢子梗紧密或分散,短而色深;分生孢子球形,深褐色,有瘤状突起或有褶纹,直径21-25um.寄生性弱。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黑附球菌

手机版:黑附球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与黑附球菌检测相关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8068-2011 瓜类果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植物及其产品中黑附球菌(Phoma spp.)等病原菌的检疫鉴定,包含样本采集、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核心检测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菌落形态、分生孢子特征)结合PCR扩增(ITS区域测序)进行种属鉴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形态学检测灵敏度为≥103 CFU/g;PCR法检测限为≥50个孢子/g。
质控样品要求 需包含阴性对照(无菌水)和阳性对照(标准菌株),培养基选择PDA或SNA,培养温度25±1℃。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本表面消毒后接种至培养基;
2. 纯化菌落后显微观察;
3. DNA提取及引物ITS1/ITS4扩增;
4. 测序比对NCBI数据库。
特别说明 黑附球菌需与相近种(如Phoma exigua)区分,建议结合宿主症状及分子数据综合判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