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培养基 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基础
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基础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基础

BNCC372935 HPM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干粉;250g {{goodObj.date}} 北纳生物/BNCC {{item.norm}} 见详情 {{inventory}}
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基础介绍:

产品中文名称: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基础
产品英文名称:HPM
参考用途: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
形态特性:包装完好,表面平整,无气泡,无挂壁
培养基:牛脑浸粉:4.0g,牛心浸粉:4.0g,蛋白胨:5.0g,酪蛋白胨:6.0g,氯化钠:5.0g,葡萄糖:2.0g,磷酸氢二钠:2.5g,琼脂:13.5g,pH:7.4±0.2(25℃)
培养条件:/
培养方法:称取干粉培养基5.2g,加热搅拌溶解于93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至50-55℃时,加入7ml脱纤维羊血和1支HP抑菌剂,混匀,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存储形式:室温、避光、干燥;有效期三年
提供形式:干粉;250g
备注:/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基础

手机版: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基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GB 478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幽门螺旋杆菌检验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适用于食品样本中活菌的定性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如含抗生素的布氏琼脂)培养法。样本经匀浆处理后接种于培养基,在微需氧条件(5% O₂、10% CO₂、85% N₂)下37℃培养3-5天,观察典型菌落形态并进行生化鉴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本方法为定性检测,最低检出限为每克样本中≥10³ CFU活菌。未规定定量限,仅用于确认目标菌存在性。
质控样品要求
每批次实验需包含阴性对照(无菌培养基)和阳性对照(标准菌株ATCC 43504)。培养基需通过无菌试验及灵敏度验证(接种10-100 CFU标准菌株应生长良好)。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本前处理:25g样本与225mL无菌生理盐水均质,梯度稀释至10⁻³
2. 接种培养:取0.1mL稀释液涂布于培养基,三区划线分离纯化
3. 条件控制:微需氧环境需使用专用气体发生袋或培养箱精确控制气体比例
4. 结果判读:观察半透明针尖状菌落,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者初步判定
特别说明
1. 菌株传代不超过5代以确保表型稳定性
2. 需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废弃物需121℃高压灭菌30分钟
3. 培养基需避光保存,开封后2周内使用完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