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物性 颗粒 2.0μm颗粒标准物质
2.0μm颗粒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2.0μm颗粒标准物质

BW035020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mL {{goodObj.date}} 海岸鸿蒙 {{item.norm}} 5*10^8粒/mL {{inventory}}
2.0μm颗粒标准物质介绍:

货号:BW035020
CAS号:
规格:10mL
浓度:5*10^8粒/mL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2.0μm颗粒标准物质

手机版:2.0μm颗粒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液体中颗粒粒度分布的测定 动态光散射法(GB/T 29024.4-2017)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9024.4-2017《液体中颗粒粒度分布的测定 动态光散射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液体分散体系中粒径范围为1 nm~10 μm的颗粒粒度分布测定,包含2.0 μm颗粒标准物质的校准与验证。
核心检测方法 动态光散射法(DLS):通过测量颗粒布朗运动引起的散射光波动,反演颗粒粒度分布。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1 nm,定量下限为10 nm(视仪器性能与样品性质调整),2.0 μm颗粒的测量误差应≤±5%。
质控样品要求 需使用经认证的2.0 μm单分散标准物质(如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范围为10⁵~10⁷ particles/mL,分散介质黏度需匹配样品。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预处理:过滤去除大颗粒干扰
2.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光路与检测器灵敏度
3. 温度控制:保持25±0.5℃以减少布朗运动误差
4. 数据采集:至少3次重复测量,每次持续时间≥2分钟
特别说明 高浓度样品需稀释至光强衰减率<20%,多峰分布样品需结合电子显微镜法交叉验证。
行业标准:激光衍射法测定颗粒粒度分布()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9077-2016《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干粉或悬浮液中0.1~3000 μm颗粒的粒度分析,包含2.0 μm标准物质的仪器校准。
核心检测方法 激光衍射法(LD):基于夫琅禾费衍射理论,通过散射光能分布计算颗粒尺寸。
检出限与定量限 最低检测粒径0.1 μm,2.0 μm颗粒的重复性偏差应≤3%(相对标准偏差)。
质控样品要求 标准物质粒度分布D50值应在1.95~2.05 μm范围内,分散度指数PDI<0.1,需提供折射率参数。
关键实验步骤 1. 光学模型选择:Mie理论需准确输入颗粒与介质折射率
2. 遮光度控制:悬浮液遮光度应保持在8%~12%
3. 超声分散:至少处理30秒防止颗粒团聚
4. 背景校正:每次测量前采集纯溶剂散射数据
特别说明 非球形颗粒需进行形状因子校正,宽分布样品建议采用多峰分布模型解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