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聚氯乙烯中铅、镉、铬、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聚氯乙烯中铅、镉、铬、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聚氯乙烯中铅、镉、铬、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RMX-A081 Pb、Cd、Cr、Hg in PE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克/瓶 {{goodObj.date}} 萘析精选 {{item.norm}} 见证书/PVC 塑料/颗粒 {{inventory}} 见证书 常温运输
量值基本信息:

名称

编号

标准值及

不确定度

质量分数×10-6

Pb

Cr

Cd

Hg

聚乙烯中铅、镉、铬、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RMX-A081

标准值

100

100

27.0

100

不确定度

12

12

3.2

12

产品详细信息:

本标准物质主要根据聚乙烯(PE项重金属成分含量检测及日常样品含量的要求而研制,可作为相关分析测试中方法精密度评价以及分析过程质量控制等。

一、样品制备

本标准物质采用进口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基体,将扩散剂、稳定剂和目标物质按照成熟稳定工艺配比,在高速混合设备中将吸附添加物原料混匀,经特殊均质化手段,在高速混合设备中,严控各段温度和真空条件下熔融、剪切、回流、输送以实现良好的分散性塑化。严控牵引速度和切刀间隙,保证HDPE颗粒制备均匀。再将样品在洁净室分装于玻璃瓶中避光保存。

二、特性量值及不确定度

名称

编号

标准值及

不确定度

质量分数(×10-6

Pb

Cr

Cd

Hg

聚乙烯中铅、镉、铬、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RMX-A081

标准值

100

100

27.0

100

不确定度

12

12

3.2

12

本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中主要考虑多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三、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随机抽取分装后的标准物质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规定最小取样量为0.1g。结果表明,该系列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该标准物质自定值日期起,有效期为3年。研制单位将继续跟踪检测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有效期内如发现量值变化,将及时通知用户。

四、溯源性及定值方法

本标准物质采用多实验室联合方式进行值。定值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ICP-M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 AS)。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保证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溯源性。 

五、包装、储存及使用

本标准物质以玻璃瓶封装,每瓶10g颗粒状,。在避光、清洁、室温处保存;打开和使用过程中严格防止玷污,用后立即将瓶口旋紧。规定最小取样量为0.1g,使用时请不要低于该取样量。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聚氯乙烯中铅、镉、铬、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手机版:聚氯乙烯中铅、镉、铬、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38291-2019《塑料制品中铅、镉、铬、汞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PVC)及其他塑料制品中铅(Pb)、镉(Cd)、铬(Cr)、汞(Hg)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适用于固体样品及加工后的塑料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后,通过内标法校正基体干扰,定量分析目标元素。
检出限与定量限
铅:检出限0.02 mg/kg,定量限0.05 mg/kg;镉:检出限0.01 mg/kg,定量限0.03 mg/kg;铬:检出限0.05 mg/kg,定量限0.15 mg/kg;汞:检出限0.005 mg/kg,定量限0.015 mg/kg。
质控样品要求
每批次样品需包含空白样、平行样及加标回收样。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80%-120%,平行样相对偏差≤15%,空白样中目标元素浓度需低于方法检出限。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粉碎至粒径≤0.5 mm;
2. 称取0.2 g样品,加入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进行微波消解;
3. 消解液定容后加入铑(Rh)或铟(In)作为内标;
4. ICP-MS分析,选择同位素(如²⁰⁸Pb、¹¹¹Cd、⁵²Cr、²⁰²Hg)进行定量。
特别说明
1. 汞元素易挥发,消解过程需控制温度≤200℃;
2. 铬可能以不同价态存在,需确保消解完全转化为Cr(VI);
3. 高氯酸可能干扰ICP-MS信号,需避免引入;
4. 结果报告需注明是否扣除空白值及不确定度范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