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碳素钢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碳素钢

GSB03-2615-2010-6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38x30mm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碳素钢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NiCuVAlt
GSB03-2615-2010-60.0060.0140.1630.00530.0350.0210.0130.00320.3630.0021
编号AlsTitTis
GSB03-2615-2010-60.00160.0010.0008*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碳素钢

手机版:碳素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碳素钢相关国家标准解读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结构用热轧钢板、钢带、型钢和棒材,规定了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技术要求
核心检测方法 1. 化学成分分析按GB/T 223系列标准
2. 拉伸试验按GB/T 228.1
3. 冲击试验按GB/T 229
4. 弯曲试验按GB/T 232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取2个拉伸试样、3个冲击试样
2. 试样应取自不同根钢材
3. 需保留试样原始标识信息
关键实验步骤 1. 取样位置:距边缘≥1/4宽度处
2. 拉伸速率:≤30MPa/s
3. 冲击温度:20℃±5℃标准温度
4. 弯曲压头直径按产品厚度选择
特别说明 Q235B级钢材需做20℃冲击试验,厚度>40mm钢材需增加低温冲击试验
GB/T 4336-201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碳素钢及中低合金钢中C、Si、Mn、P、S等15种元素含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C:0.0010% (检出限) / 0.0030% (定量限)
S:0.0005% / 0.0015%
P:0.0010% / 0.0030%
Mn:0.0010% / 0.0030%
核心检测方法 1. 样品表面打磨处理
2. 光谱仪激发条件优化
3. 标准曲线法测定元素含量
4. 内标元素校正法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测试需带标准物质控样
2. 控样需覆盖被测元素含量范围
3. 控样基体匹配被测样品
4. 精密度要求RSD≤2%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表面处理:砂纸逐级打磨至Ra≤3.2μm
2. 仪器预激发:3次预激发后正式测试
3. 测试条件:氩气纯度≥99.996%
4. 每个样品至少3次平行测定
特别说明 含Al钢材需用特殊砂纸防止污染,高C样品(>0.6%)需减少预激发次数
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机械制造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和锻制条钢,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有更严格限制
核心检测方法 1. 成分分析按GB/T 223
2. 硬度试验按GB/T 231.1
3. 脱碳层检测按GB/T 224
4. 非金属夹杂物按GB/T 10561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炉号取1组试样
2. 硬度测试需3点平均值
3. 高纯度钢需真空熔炼控样
4. 保试样加工硬化层去除
关键实验步骤 1. 硬度测试:载荷980N(HRB)
2. 脱碳层测定:400倍金相观察
3. 非金属夹杂物:按JK评级图
4. 取样方向:纵向取样检测
特别说明 20#、45#等牌号需检测淬透性,直径>80mm钢材必检低倍组织
GB/T 3077-2015 合金结构钢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含碳量≤0.50%的合金结构钢材检测,包含20CrMnTi等常用渗碳钢
核心检测方法 1. 端淬试验按GB/T 225
2. 晶粒度测定按GB/T 6394
3. 显微组织评定按GB/T 13299
4. 淬透性带计算法
关键实验步骤 1. 端淬试验:925℃±5℃奥氏体化
2. 淬火水温20-30℃
3. 硬度测试间隔1.5mm
4. 晶粒度侵蚀:苦味酸+洗涤剂
特别说明 Cr-Ni-Mo系钢材必检淬透性曲线,带状组织评级≤3级为合格
GB/T 13298-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的显微组织评定,包括金相试样制备、组织显示及评级方法
关键实验步骤 1. 取样:横向截面取样
2. 镶嵌:冷镶树脂温度<70℃
3. 研磨:SiC砂纸逐级至2000#
4. 侵蚀:4%硝酸乙醇溶液,5-60秒
特别说明 珠光体钢用苦味酸侵蚀更清晰,高碳钢需控制侵蚀时间防止过腐蚀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室温拉伸性能测试,测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指标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标距:5.65√S₀ (比例试样)
2. 速率控制:屈服前应力速率≤30MPa/s
3. 屈服判定:指针法或位移法
4. 断后测量:断裂后拼接测量延伸率
特别说明 厚度<3mm板材用矩形试样,高强度钢需防止夹持处打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