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无机类 纯品 中低合金钢
中低合金钢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中低合金钢

GBW01400a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φ38mm×30mm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中低合金钢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NiCuMoV
GBW01400a 0.250.850.4010.040.0170.5992.940.1231.490.388
编号PbAsNbSnWCaBiSbZrAlt
GBW01400a 0.0010.00120.0450.01061.17(0.0005)(0.0006)0.00810.1130.55
编号AlsTitTisBtBsCo
GBW01400a 0.540.110.1070.00080.00070.358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中低合金钢

手机版:中低合金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4336-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6-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中碳(C)、硅(Si)、锰(Mn)、磷(P)、硫(S)、铬(Cr)、镍(Ni)、钼(Mo)、钒(V)、钛(Ti)、铜(Cu)、铝(Al)、钨(W)、铌(Nb)等元素的测定。元素测定范围详见标准附录A。
核心检测方法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Spark-OES)。样品作为阴极在氩气氛围中激发,元素原子被激发后产生特征光谱,通过光电倍增管或CCD检测器测量谱线强度,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元素含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典型元素检出限(μg/g):

C:10 | Si:5 | Mn:2 | P:15 | S:5 | Cr:2 | Ni:3

定量限一般为检出限的3倍,具体取决于仪器性能和分析条件。

质控样品要求 1. 标准物质:需使用至少3个有证标准物质(CRM)覆盖被测元素含量范围
2. 类型要求:需与待测样品基体匹配(中低合金钢)
3. 使用频次:每12小时或每批样品测试前需进行校准验证
4. 精密度控制:连续测量10次,RSD≤3%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铣床或砂纸打磨出平整光洁表面(Ra≤3μm)
2.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R²≥0.999)
3. 氩气净化:采用99.999%高纯氩气,流量12-15L/min
4. 激发程序:预燃时间15-30秒,曝光时间5-10秒
5. 数据处理:仪器自动扣除背景干扰,基体匹配校正
特别说明 1. 表面要求:样品必须无氧化皮、裂纹及夹杂物
2. 尺寸要求:直径≥16mm或面积≥300mm²
3. 干扰校正:需特别注意Al、Ti元素的光谱干扰问题
4. 环境控制:实验室温度应保持23±2℃,湿度≤70%RH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0123-2006《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低合金钢中总碳含量0.001%~4.3%(m/m)和硫含量0.0005%~0.33%(m/m)的测定。特别适用于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钢铁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样品在高温氧气流中燃烧,碳转化为CO₂,硫转化为SO₂,分别通过红外检测器测量特定波长下的红外吸收强度,计算碳硫含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碳:检出限0.5μg/g,定量限1.5μg/g

硫:检出限0.3μg/g,定量限1.0μg/g

测量范围:碳0.0001%~4.3%,硫0.0001%~0.33%

质控样品要求 1. 标准物质:需使用3个不同含量水平的碳硫标准物质
2. 基体匹配:标准物质基体应与待测样品一致
3. 校准频次:每次开机或更换气瓶后需重新校准
4. 准确度控制:标准物质测定值与标准值偏差≤5%
关键实验步骤 1. 助熔剂选择:纯铁+钨锡复合助熔剂(比例1:2)
2. 称样量:0.2g±0.02g(精确至0.1mg)
3. 燃烧条件:炉温≥1450℃,氧气流量3.0-3.5L/min
4. 分析时间:碳45秒,硫50秒
5. 系统空白:每批样品前测定3次空白值
特别说明 1. 样品要求:需去除表面油污和氧化层
2. 水分控制:使用无水高氯酸镁干燥气体(水分≤0.5%)
3. 粉尘过滤:需定期更换除尘滤网(建议每50样品更换)
4. 坩埚预处理:马弗炉1000℃灼烧4小时去除碳硫污染
GB/T 223.11-2008《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3.11-2008《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低合金钢中铬含量0.10%~35.00%(m/m)的测定。高铬钢(>12%Cr)需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
核心检测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样品酸溶解后,用过硫酸铵将Cr³⁺氧化为Cr⁶⁺,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通过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颜色变化(紫红→亮绿)或电位突跃确定终点。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0.05%(m/m)

定量下限:0.10%(m/m)

测量范围:0.10%~35.00%

质控样品要求 1. 标准物质:使用2个不同铬含量的有证标准物质
2. 平行测定:每批样品做2份平行样,极差≤0.20%
3. 加标回收:每10个样品做1次加标回收(85%~110%)
4. 空白试验:每批样品测定2个试剂空白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溶解:王水溶解(HCl+HNO₃,3+1)
2. 氧化条件:加10mL过硫酸铵(250g/L),煮沸5分钟
3. 指示剂量:加5滴二苯胺磺酸钠(2g/L)
4. 滴定速度:初始快速滴定,近终点时逐滴加入
5. 终点判断:电位法采用铂-钨电极对(ΔE≥50mV)
特别说明 1. 干扰消除:钒含量>0.1%时需进行校正(1%钒≈0.34%铬)
2. 氧化控制:煮沸时间不足导致氧化不完全,过长引起Cr⁶⁺分解
3. 温度要求:滴定过程保持溶液温度20-30℃
4. 容器选择:使用石英烧杯避免铬吸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