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无机类 纯品 GH141高温合金
GH141高温合金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GH141高温合金

NCS210084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5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GH141高温合金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rTiMoAlBCo
NCS21008418.83.39.911.670.007611.08
产品特点简介:
原号:A26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GH141高温合金

手机版:GH141高温合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14992-2008 高温合金牌号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4992-2008《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适用范围 规定了GH141等变形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牌号命名规则,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部件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1.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11170)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T 20125)
3.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法(GB/T 20124)测定氧氮氢
检出限与定量限 - 主要元素(Cr,Ni,Mo):检出限0.001%
- 痕量元素(Pb,Bi):检出限0.0001%
- 气体元素(O,N):检出限0.0005%
质控样品要求 1. 有证标准物质需覆盖全部元素
2. 样品需经均匀性处理(真空感应熔炼+锻造)
3. 表面需去除氧化层(车削深度≥0.5mm)
关键实验步骤 1. 取样部位避开偏析区(距边缘≥1/4直径)
2. 制样使用专用高速钢刀具防止污染
3. 光谱分析前用氧化铝砂纸打磨至Ra≤0.8μm
特别说明 Al、Ti元素需单独制样(避免氧化),测试需在氩气手套箱中完成
GB/T 228.1-2021 金属拉伸试验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8.1-202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GH141合金棒材、板材的室温力学性能测试,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核心指标
核心检测方法 1. 应变控制法测定Rp0.2
2. 引伸计法测定弹性模量
3. 非比例延伸强度测试
检出限与定量限 - 强度值分辨率:±1MPa
- 延伸率测量误差:≤0.1%
- 应变测量精度:±0.0001
质控样品要求 1. 需使用标准校准试样(E≥8)
2. 试样平行段表面粗糙度Ra≤0.4μm
3. 同批次试样热处理状态必须一致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轴向需与轧制方向一致
2. 夹持力控制在材料屈服强度的20%-30%
3. 应变速率控制:弹性阶段0.00025/s,塑性阶段0.0067/s
特别说明 GH141试样断裂位置距夹持端≥1.5倍直径时,数据需作废重测
GB/T 2039-2012 蠕变试验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039-2012《金属材料 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测定GH141合金在650-900℃高温环境下的蠕变极限、持久强度及断裂时间
核心检测方法 1. 恒负荷法测定蠕变曲线
2. Larson-Miller参数法外推寿命
3. 断口形貌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温度控制精度:±1℃
- 变形测量分辨率:0.001mm
- 时间记录精度:±0.01%
质控样品要求 1. 需配置同炉批参比试样
2. 试样工作段直径偏差≤±0.02mm
3. 每批次含空白对照样(未加载试样)
关键实验步骤 1. 真空环境测试(≤10⁻³Pa)
2. 热平衡时间≥2小时
3. 连续记录蠕变第二、第三阶段数据
特别说明 温度梯度控制要求:试样工作段两端温差≤2℃
GB/T 4162-2008 超声检测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GH141合金锻棒、轧棒的内部缺陷检测,检测深度范围:Φ20-300mm
核心检测方法 1. 纵波脉冲反射法(直探头)
2. 横波斜探头法(检测表面缺陷)
3. 相控阵全矩阵捕获技术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最小检出缺陷:Φ0.8mm平底孔
- 缺陷定位精度:±1mm
- 尺寸测量误差:≤±0.5mm
质控样品要求 1. 对比试样需含人工缺陷(平底孔、横孔)
2. 材质衰减系数与被检材料一致
3. 表面粗糙度Ra≤3.2μm
关键实验步骤 1. 探头频率选择:2.5-5MHz
2. 耦合剂使用无硫甘油
3. 扫查速度≤150mm/s
4. 100%覆盖检测区域
特别说明 检测前需进行材料衰减系数测定,超过4dB/m需修正灵敏度
GB/T 4334-2020 晶间腐蚀试验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4-2020《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奥氏体及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评价GH141合金焊接件及热影响区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适用温度范围:600-900℃敏化态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1. 硫酸-硫酸铜沸腾试验法
2. 硝酸沸腾试验法
3. 电解蚀刻金相评定法
检出限与定量限 - 腐蚀速率测量精度:±0.01g/m²·h
- 晶界腐蚀深度分辨率:1μm
- 弯曲裂纹检出长度:≥0.1mm
质控样品要求 1. 含已知敏化度的参比样
2. 试样尺寸:3×10×100mm
3. 表面去除加工硬化层(≥0.1mm)
关键实验步骤 1. 溶液配制:100g CuSO₄·5H₂O+100ml H₂SO₄+1000ml H₂O
2. 连续沸腾时间:16h±0.5h
3. 弯曲角度:180°(压头直径=试样厚度)
特别说明 试验后需用10%草酸溶液电解蚀刻(1A/cm²,90s)进行金相验证
GB/T 10561-2005 夹杂物评级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测定GH141合金中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夹杂物的类型、数量及分布,适用铸态和锻态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1. 金相显微镜法(100×)
2.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3. 极值统计法(最大夹杂物评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最小可检夹杂物尺寸:0.5μm
- 统计视场数量:≥50个
- 评级误差:≤0.5级
质控样品要求 1. 含不同级别夹杂物的标准图谱
2. 试样检测面需电解抛光
3. 同一试样需3个平行切面
关键实验步骤 1. 制样:SiC砂纸逐级研磨至2000#
2. 腐蚀:混合酸(HNO₃:HF=3:1)擦拭10s
3. 按ASTM E45标准图谱进行A、B、C、D类评级
特别说明 GH141需额外评定γ'相析出物,使用10%磷酸电解腐蚀(2V,20s)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