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QC-007志贺氏菌质控样品
-
FTQC-05-02志贺氏菌质控样品
CICC B0122 | 阴性
-
HJQC-004纸片法质控样品
CICC B0531 | 200~20000 MPN/L
-
HJQC-004纸片法质控样品
CICC B0532 | 200~20000 MPN/L
-
HJQC-006沙门氏菌质控样品
CICC B0741 | 阳性
-
HJQC-006沙门氏菌质控样品
CICC B0742 | 阳性
-
HJQC-008粪大肠菌群质控样品
CICC B0872 | ≥10-4
-
汞 质控样
NSI_QCI-087 | 见证书
-
JJF-001菌落总数标准样品
CICC B1082 | 30~300CFU/0.1mL
-
50094-PQ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85 | 110~1100 CFU/支
-
98001-PQA白色念珠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75 | 110~1100 CFU/支
-
98003-PQA黑曲霉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65 | 110~1100 CFU/支
-
64941-PQA生孢梭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55 | 110~1100 CFU/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1. 前增菌:使用志贺氏菌增菌肉汤(SC)或GN肉汤,36±1℃培养6-8小时。
2. 选择性增菌:转种至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XLD)或麦康凯琼脂(MAC)平板,36±1℃培养18-24小时。
3. 分离与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如TSI、尿素酶、动力试验)及血清学凝集试验确认志贺氏菌属[3][5]。
2. 保存条件:-18℃以下长期保存,解冻后需平衡至室温后使用。
3. 复溶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按1.5mL或40mL稀释液复溶,确保无菌操作[3][5]。
2. 增菌培养: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竞争菌过度生长。
3. 平板分离:优先选择XLD平板以提高志贺氏菌特异性分离率[3][5]。
2. 疑似阳性结果需通过血清学分型(如志贺氏菌多价诊断血清)确认。
3. 质控样品不可分割使用,避免反复冻融[3][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