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QC-007志贺氏菌质控样品/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24176-HQI 大肠埃希氏菌定量标准菌株/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 肠球菌 多管发酵法
C0252 | 定量/1000~5000 CFU/ mL
-
24176-HQF大肠埃希氏菌定量标准菌株/GB 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C0122 | 定量/≤50CFU/100mL
-
环境表面克罗诺杆菌属质控样品/GB 23790-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B0991 | 定性/阳性
-
化妆品霉菌和酵母菌质控样品/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B0822 | 定量/102~103CFU/mL
-
FTQC-30-02冻干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计数标准样品
B0291 | 见证书
医疗机构污水中志贺氏菌定性检验质量控制与人员考核(阳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一、适用范围
二、核心检测方法
1. 前增菌:使用志贺氏菌增菌肉汤(SC)或GN肉汤,36±1℃培养6-8小时。
2. 选择性增菌:转种至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XLD)或麦康凯琼脂(MAC)平板,36±1℃培养18-24小时。
3. 分离与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如TSI、尿素酶、动力试验)及血清学凝集试验确认志贺氏菌属[3][5]。
三、检出限与定量限
四、质控样品要求
2. 保存条件:-18℃以下长期保存,解冻后需平衡至室温后使用。
3. 复溶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按1.5mL或40mL稀释液复溶,确保无菌操作[3][5]。
五、关键实验步骤
2. 增菌培养: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竞争菌过度生长。
3. 平板分离:优先选择XLD平板以提高志贺氏菌特异性分离率[3][5]。
六、特别说明
2. 疑似阳性结果需通过血清学分型(如志贺氏菌多价诊断血清)确认。
3. 质控样品不可分割使用,避免反复冻融[3][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