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QC-009粪大肠菌群质控样品/CJ/T 221-2023城镇污泥标准检验方法
-
24176-HQI 大肠埃希氏菌定量标准菌株/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 肠球菌 多管发酵法
C0252 | 定量/1000~5000 CFU/ mL
-
24176-HQF大肠埃希氏菌定量标准菌株/GB 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C0122 | 定量/≤50CFU/100mL
-
环境表面克罗诺杆菌属质控样品/GB 23790-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B0991 | 定性/阳性
-
化妆品霉菌和酵母菌质控样品/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B0822 | 定量/102~103CFU/mL
-
FTQC-30-02冻干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计数标准样品
B0291 | 见证书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粪大肠菌群检验质量控制与人员考核(滤膜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一、HJQC-009粪大肠菌群质控样品相关标准解读
2. 多管发酵法(HJ/T 347-2007):利用乳糖发酵原理,通过初发酵、复发酵和验证实验确认结果。
3. 酶底物法(HJ 1001-2018):基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44.5℃培养24小时判断荧光反应[3]。
• 多管发酵法:MPN法检测范围为<3->1600 MPN/L,需根据接种量梯度计算。
• 酶底物法:最低检测浓度为1 MPN/100mL,定量限与试剂孔数相关[3][5]。
2. 保存条件:-20℃避光保存,溶解时需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复溶后2小时内使用。
3. 浓度范围:300-3000 MPN/L,需通过三级稀释验证线性响应[3][5]。
• 接种操作:滤膜法需保证滤膜孔径0.45μm,多管发酵法需梯度稀释样品。
• 培养条件:44.5±0.5℃恒温水浴培养24±2小时,需使用经计量校准的培养设备[3][5]。
2. 生物安全:操作需在二级生物安全柜进行,废弃物需121℃高压灭菌30分钟。
3. 结果判读:滤膜法需鉴别典型蓝色菌落,多管发酵法需观察产气量≥10%管体积[3][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