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培养基 无机磷细菌培养基/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分解无机磷的效能
无机磷细菌培养基/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分解无机磷的效能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无机磷细菌培养基/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分解无机磷的效能

HB8670 Inorganic phosphorus bacteria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50g {{goodObj.date}} hopebio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无机磷细菌培养基介绍:

用途: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解无机磷效能。

成分(g/L):

葡萄糖10.0
硫酸铵0.5
酵母浸粉0.5
氯化钠0.3
氯化钾0.3
硫酸镁0.3
硫酸亚铁0.03
硫酸锰0.03
磷酸钙5.0
琼脂15.0
pH值7.0-7.525℃
用法

称取本品32.0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注:倾注平皿时,请摇匀培养基。

注:培养基中含不溶性磷酸钙,有白色沉淀。

无机磷细菌培养基相关产品:
产品货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说明及用途
HB8670-2无机铁磷培养基(不含琼脂)250g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解无机磷效能
HB8540-1无氮培养基阿须贝氏(Ashby)培养基250g用于固氮菌的增菌培养
HB8549-2解磷细菌培养基(无机磷细菌培养基)Norganic Phosphorus Bacteria250g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分解无机磷的效能
HB8548-2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不含琼脂)Silicate bacteria medium(without Agar)250g用于硅酸盐细菌的增菌培养
HB8548-1硅酸盐细菌培养基(含琼脂)Silicate Bacteria Medium250g用于硅酸盐细菌的分离培养
HB8549-1解磷细菌培养基(有机磷细菌培养基)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 medium250g用于利用有机磷细菌的分离培养
HB8542固氮根瘤菌培养基Nitrogen-fixing Rhizobium medium250g用于固氮菌的分离培养
HB8541联合固氮菌培养基Combined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medium250g用于固氮菌的分离培养
HB8540固氮菌用阿须贝氏培养基Nitrogen-fixing bacteria with the A Sugai’s medium250g用于固氮菌的分离培养
HB8673-1有机磷细菌培养基(不含琼脂)Bacterial organophosphorus Medium250g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分解有机磷的的效能
HB8548硅酸盐细菌培养基Silicate Bacteria Medium250g用于利用硅酸盐的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HB8788固氮螺菌培养基250g用于固氮螺菌平板计数
HB8542-1根瘤菌培养基Rhizobium Medium250g用于根瘤菌平板计数
HB8670-1无机磷培养基(不含琼脂)(测磷细菌解磷效能)Norganic Phosphorus Bacteria250g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解无机磷效能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无机磷细菌培养基/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分解无机磷的效能手机版:无机磷细菌培养基/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分解无机磷的效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磷细菌肥料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含有益磷细菌微生物的肥料产品,用于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磷化物,改善作物磷素营养,同时分泌刺激素促进作物生长。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园艺花卉等[5]。
核心检测方法 1. 有效活菌数:微生物培养计数法;
2. 水分含量:烘干法或卡尔费休法;
3. pH值:pH计直接测定;
4. 重金属(铅、镉、汞):原子吸收光谱法或ICP-MS法;
5. 有害微生物(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培养基培养结合PCR检测[5]。
检出限与定量限 标准未明确具体数值,需依据实验室方法验证及设备灵敏度确定。例如,重金属检测通常要求低于1 mg/kg[5]。
质控样品要求 1. 抽样方法:按批次随机抽取,确保代表性;
2. 贮存条件:避光、干燥环境,短期保存于2℃~8℃;
3. 有效期:未开封培养基通常不超过6个月[5]。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按标准稀释或离心处理;
2. 菌种验证:通过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确认有效性;
3. 增菌培养:37℃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
4. 检测操作:划线接种、菌落计数及结果判定[5]。
特别说明 1. 标准修订:增加菌种有效性、菌体特征描述及抽样规则,删除成品无害化指标;
2. 实验安全:操作含重金属样品时需佩戴防护装备;
3. 结果报告:需注明检测方法、设备型号及环境条件[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