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固氮菌培养基/用于固氮菌的分离培养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联合固氮菌的平板计数。
成分(g/L):
用 法
称取本品21.6克,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少量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铁,灭菌后有少量沉淀。
联合固氮菌培养基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技术要求,适用于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检验、菌种培养与保藏用培养基的制备[4]。
要求培养基满足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配比,pH范围及缓冲能力需符合不同菌种的代谢需求[4]。
未明确具体数值,但强调培养基需通过无菌检查及微生物灵敏度试验验证有效性[4][3]。
需使用标准菌株进行质控,培养基需支持目标菌株生长且抑制杂菌[4]。
包括称量、溶化、调pH、过滤、灭菌(高压蒸汽或干热灭菌)及无菌检查[1][3]。
特殊用途培养基需添加选择性抑制剂或特定碳源,菌种保藏培养基需避免有机物干扰自养菌[4]。
适用于含固氮菌的活体制品,包括自生固氮菌、根际联合固氮菌及复合固氮菌肥料[2]。
检测固氮效能(mg氮/g糖)及菌种活性,需在无氮培养基中验证固氮能力[2]。
未明确数值,但要求产品有效活菌数≥1.0×10⁸ CFU/g(mL)[2]。
需使用标准菌株(如固氮螺菌属)验证培养基选择性及菌株活性[2][10]。
包括菌种分离、纯化、固氮效能测定及产品稳定性测试[2][10]。
复合固氮菌肥料需同时验证辅助菌株(如PGPR)的促生长作用[2]。
涵盖固氮菌肥料、根瘤菌肥料等活体制品,要求产品兼具固氮和刺激作物生长功能[6]。
引用GB/T系列方法检测重金属(汞、砷、铅等)及微生物安全性[6]。
按GB/T 1250判定极限数值,要求杂菌率≤15%[6]。
需检测粪大肠菌群(GB/T 19524.1)及致病菌(如肺炎克氏杆菌)[6][4]。
包括菌种鉴定(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有效期验证及包装密封性测试[6]。
强调非致病菌株的使用,如阴沟肠杆菌需经安全性鉴定[6][10]。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