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中萘溶液标准物质/GBZ/T 160.44
-
二硫化碳中萘溶液标准物质/GBZ/T 160.44-2004
BWQ8171-2016 | 1000μg/mL
-
乙腈中萘溶液标准物质/HJ 478-2009/HJ 647-2013/HJ 784-2016/HJ 892-2017/GB 5009.265-2016
BWQ8423-2016 | 200μg/mL
-
甲醇中萘溶液标准物质(液相色谱仪检定用)/GB/T 29670-2013
BWQ8538-2016 | 1.00×10-6g/mL(1μg/mL)
-
异辛烷中萘溶液标准物质
SHAM_114507 | 1000μg/mL
-
二硫化碳中萘溶液
BW03141-1 | 质控48.9mg/L左右
-
二硫化碳中萘溶液
BW03141 | 1000μg/mL
-
二硫化碳中萘溶液
BW03142 | 100μg/mL
-
甲醇中强力霉素
BW-SCL-TM-00041 | 1000 mg/L
-
甲醇中金霉素
BW-SCL-TM-00040 | 1000 mg/L
-
甲醇中四环素
BW-SCL-TM-00263 | 1000μg/mL
-
甲醇中三聚氰胺
BW-OTL-HM-01554 | 100μg/mL
-
正己烷中4,4’-滴滴滴
BW-NCL-HN-00023 | 100μg/mL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二硫化碳中萘溶液标准物质/GBZ/T 160.44
手机版:二硫化碳中萘溶液标准物质/GBZ/T 160.44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工业二硫化碳的质量控制,包括生产、检验和验收环节,主要用于粘胶纤维、农药、橡胶助剂等工业领域[2]。
密度测定法(使用密度计,范围1.240-1.300g/mL)和馏分测量法(按GB/T 615-2006执行),用于评估纯度及挥发性[2]。
碘还原物检测限为≤0.0005%(优等品),定量限通过滴定法确定,精度需符合GB/T 8170要求[2]。
需使用标准试剂进行平行试验,检测过程中需定期校准密度计和馏分装置,确保数据可靠性[2]。
1. 样品预处理:避光保存,防止挥发;
2. 密度测定:恒温至20℃后测量;
3. 馏分分析:记录初馏点和终馏点[2]。
操作需在通风橱中进行,避免接触明火;废液需按危险化学品规范处理[2]。
用于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中二硫化碳浓度的测定,适用于常规环境监测及职业卫生评估[1]。
二乙胺分光光度法:通过吸收液采集样品,显色后于43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1]。
检出限为0.3μg/10mL,定量下限为1.0μg/10mL;线性范围0-20μg/10mL[1]。
每批次需带空白样和加标回收样,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5%[1]。
1. 采样:串联两支吸收管,以0.5L/min流速采样;
2. 显色:加入二乙胺-乙酸铜溶液反应30分钟;
3. 比色:用10mm比色皿测定[1]。
硫化氢干扰需通过乙酸铅棉排除;采样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1]。
针对苯类有机溶剂中微量二硫化碳的检测,适用于化工生产及环境监测领域[1]。
气相色谱法: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柱为PEG-20M毛细管柱[1]。
方法检出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3mg/kg;RSD≤5%[1]。
需使用有证苯中二硫化碳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每20个样品插入一个质控样[1]。
1. 样品前处理:低温避光保存,防止挥发;
2. 色谱条件:柱温60℃,检测器温度200℃;
3. 定量分析:外标法计算浓度[1]。
苯基质干扰需通过分流比优化消除;进样量控制在1μL以内[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