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分布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套标)/GB/T 19077-2016/JJF1290-2011 /GB/T 22231-2008
-
120μm微粒标准物质
GBW(E)120051 | 固含量2.5%
-
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GB/T 19077-2016
BWZ7935-2016 | 40.0μm
-
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GB/T 19077-2016
BWZ7895-2016 | 61.7μm
-
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GB/T 19077-2016
BWZ7965-2016 | 69.1μm
-
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GB/T 19077-2016
BWZ7952-2016 | 1015μm
-
20μm微粒标准物质
BW035120 | 3*10^5粒/mL
-
120nm微粒标准物质
BW031101 | 固含量1%
-
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
BW033065 | 65μm
-
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
BW033055 | 55μm
-
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
BW033035 | 35μm
-
偏硅酸溶液标准物质(以H2SiO3计)
SDS134951 | 1000μg/mL)
-
铂钴色度溶液标准物质
BW013329 | 15度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宽分布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套标)/GB/T 19077-2016/JJF1290-2011 /GB/T 22231-2008
手机版:宽分布玻璃微珠粒度标准物质(套标)/GB/T 19077-2016/JJF1290-2011 /GB/T 22231-2008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19077-2016/GB/T 22231-2008《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本标准适用于宽分布玻璃微珠及其他颗粒材料的粒度分布测定,测量范围为0.1 μm至3000 μm。主要用于实验室及工业质量控制中对颗粒尺寸的快速、非破坏性分析。
基于激光衍射原理,通过测量颗粒在激光束中散射的角度和强度分布,结合米氏理论或夫琅禾费近似模型,计算颗粒体系的体积加权粒度分布。
检出限为0.1 μm(仪器噪声水平以下信号),定量限为0.5 μm(信噪比≥10时可靠测量)。具体要求需根据仪器校准结果及样品特性确认。
质控样品需为经认证的粒度标准物质,覆盖被测样品的主要粒径范围。测试前需验证仪器的重复性(RSD≤3%)和准确性(与标准值偏差≤5%)。
1. 仪器预热与背景校准;
2. 样品分散(干法或湿法)至稳定悬浮状态;
3. 连续测量至少3次,取平均分布曲线;
4. 数据拟合与残差分析(残差≤2%为合格)。
对于宽分布样品(跨度>1.5),需采用多峰模型解析,并验证分散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报告需注明测量模式(体积/数量分布)及光学模型参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